蔡口集乡:坚持为民办实事暖人心
自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启动以来,蔡口集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活动,多形式开展精准派单服务,给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更多温暖和关爱。
近期,各党委班子成员及科级干部逐一走访了自己所联系的特困供养人员,了解其监护人和公益性岗位人员责任落实情况。针对特困供养人员生活不便、家里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情况,该乡实行“7+1+n”模式,就是将全乡划分为7个片区,7个包村领导各负责一个片区,一个特困供养户固定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和监护人一起负责他们的环境卫生及平时生活起居困难这些方面的问题,村干部一个月定期走访一次。
周家塬村的齐丛子老人是村上的特困供养人员,平时和监护人弟弟齐世财一起生活,身体还算硬朗的他,也经常帮弟弟养羊,分担家务,他觉得政府近年来对自己的关怀照顾很多,自己生活得很安心、舒心。齐世财说:“说个实话,党的政策好得很,对我们关怀的很,一个月驻村干部、帮扶干部来几次。一年到冬季煤啊、被褥、家具、衣服、生活用品、粮油米面都送到了,现在各方面好得很。”
对于年纪大、行动不便的特困供养人员,村组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人员还会定期走访,一对一开展精准服务。村民王艳峰说:“我是村上的爱心理发员,一个月抽时间下来帮老汉理理发,打扫一下家里卫生。老汉六七十岁的人了,帮着收拾一下老人就方便些。”
在周家塬村,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的作用,以周家塬村新时代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为载体,志愿服务队队员每月走访一次困难群众,将群众的需求收集上来,采取“党员志愿者+专业志愿服务队”方式,为所需群众送关爱、送服务、送温暖。群众需要什么,村上就提供相应服务,志愿者在参加活动中也学到了相应的实用技术。
据统计,目前,累计服务弱势群体150多人次。该乡将继续把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供养关爱服务行动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活动,切实持续性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