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N”模式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今年以来,南庄乡紧紧围绕创建“生态福地、画意南庄”品牌目标,积极探索“党建+N”模式,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深化乡村治理,激发党员活力,激活“党建+”内生动力,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党建+头雁”,让班子强起来。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推行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选派专职党支部书记(新庄、六村塬)2名,下派党支部副书记(新庄)1名,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推行“六个一”工作法(即政策在一线宣传、信息在一线收集、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密切联系群众,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树立了党和政府“为民务实、便捷高效”的良好形象。
“党建+产业”,让群众“富”起来。将党建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重点打造“苹果、草畜、中药材”三大产业。苹果产业紧盯“幼园早果丰产、老园提质增效”目标,打造丰台、新庄、东塬、何塬万亩果带,大力引进“瑞阳、瑞雪”等新品种,扩大全乡苹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依托龙头企业,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打造一处优质苹果基地。草畜产业按照“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带动,专业村看成效、农户见效益”的思路,采取“合作社建办、项目扶持、养殖大户示范、带动分散养殖”模式,组团建办合作社3家,继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打造六村塬万只羊专业村,建立残疾人养殖基地1处,扶持残疾户53户,发展养殖大户32户,带动全村农户养羊3080只,预计年底羊存栏达到10600只左右。中药材产业依托惠萃中药材等合作社,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采取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通过自主经营、入股分红等形式,种植中药材2200亩,带动全乡农户增收致富。特色产业利用丰台村紧邻周祖陵森林景区后花园地理优势,以及农户现有樱桃、李子等特色果园采摘良好条件,盘活村部周边闲置资产,发展农家乐和民宿,打造采摘、食宿、休闲、旅游、观光等集于一体的特色果业示范村、乡村振兴引领村。
“党建+生态”,让乡村“美”起来。组织实施乡村整洁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整合公益性专岗人员,网格化管理,将通组路、串户路划片到户分段到人包抓负责,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房地”的原则,组织开展泡沫彩钢板房等违章建筑拆违治乱。同时,建立“周督查、旬评比、月通报”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村、组、户评比活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农耕文化小景观,把农居做成景点、农业做成景观。
“党建+自治”,让乡风“淳”起来。健全村级“爱心超市”、“红黑榜”和“问题墙”等制度,打造村民“笑脸墙”,评选“好儿女、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公交站牌、公示栏、微信公众号、广播(大喇叭)等方式,宣传道德模范等,深入挖掘凡人善举,弘扬真善美。以“小网格”为单位,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上访”为“组织下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着力做到信息反馈在网格、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信访积案消除在网格,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良好局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