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蔡口集乡:党建引领促发展 创新赋能添动力
初秋季节,大雨刚过的蔡口集乡周家塬村田地层层叠叠相连,路边的格桑花格外耀眼,村里硬化水泥路平整笔直,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正为夜晚的光明蓄力……曾经被冠以全市居民人均纯收入倒数第一的“贫困村”周家塬村早已不见了踪影,眼前已是村美、业兴、人和的美好景象。
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这里的每一处发展变化,作为包村领导的司法所长魏宏都一一记挂在心上。回想起从包村干部到包村领导的点点滴滴,他动情地说:“周家塬村如今的好日子,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对此,周家塬村村民周俊涛深有体会,他兴奋地说:“我们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通上了自来水,硬化了水泥路,还装上了路灯,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作为视力残疾的331+合作社的负责人,周俊涛2019年在县、乡、村三级的帮助下,利用在内蒙的养殖经验,在村上选址开了“331+合作社”,带领贫困户发家致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生活越来越好了!
“周家塬村是近年来蔡口集乡发展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最足、基层组织最强的村之一,村党支部始终站在引领发展的最前沿,演绎着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小村大道’,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凯歌’。”蔡口集乡周家塬村联村领导苟恒文说,周家塬村用实际行动见证着乡村蝶变,2017年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和全市卫生示范村,2021年被评为庆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庆城县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2021年更是连续两年都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党建+赋能”提升服务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原周家塬村党支部书记,现周家塬村村委会副主任周俊清同志今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之前也一直担任乡党委委员,今年换届由于年龄原因未能继续连任村党支部书记,但继续担任村委会副主任,为新一届村委班子保驾护航。乡党委利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下派包村干部黎大圳担任周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完成了“一肩挑”工作,极大提升了村组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通过宣传政策、分析形势、外出学习,激发出来了群众想致富的内动力,打造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骨干队伍。
严格按照“五星党支部标准”建成周家塬村党群服务中心,使广大党员干部服务有平台,活动有场地,使党员群众联系更加紧密。充分发挥“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在线检查督办、服务管理、学习教育,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工作标准化,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常态化,加强了组织战斗力。据了解,周家塬村依托地理优势,大力推广特色养殖与特色观光游览,利用山区乡镇的特色优势,打造休闲纳凉的“天然氧吧”,撬开了农户致富新思路。
“党建+产业”提升保障力
今年以来,周家塬村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乡党委提出的总要求,通过开展“学党史、悟初心、担使命”系列活动,把学史、用史不断推向深入,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因地制宜在全村大力推行“特色种植”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经营集体资产、运营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主导产业水平。近年来,该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宣传动员,全村养殖户138户(牛、羊 猪 鸡),其中养牛户31户127头,养羊户 87户3609只,养猪户38猪59头,养驴户25户49头,养鸡户43户。
黎大圳告诉记者,全村共有党员42名,其中,女性党员10名,男性党员32名。建有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会议室、资料图书室、党风廉政教育室等。建立党员学习五大平台和党支部委员联系流动党员、行动不便党员制度,保证全体党员信念坚定、永葆先进。党内制度执行好,民主化程度高,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全村以种养产业为主,瓜菜、粮食生产等为辅。近年来,注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党支部领办、能人带办成立合作社11个,包括全县规模最大的草业合作社1个,规模化331+湖羊养殖合作社2个,肉牛繁育合作社1个,助力全村率先脱贫,成为草畜产业专业村,事迹先后被陇东报、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报道。采取入股分红、规模经营、盘活资源资产收益3种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达到10万元以上。
如今的周家塬村,“两委”办公场所“周家塬村党群服务中心”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的新式窑洞”格外醒目,作为当前全村标志性建筑,这里成了村民议事、文化娱乐、为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阵地。黎大圳说:“以前总有人说村集体不能做事,也不好做事,现在我们党支部就想用改善村子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的实际行动,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同时,凝聚起上下同心、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