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创新发展模式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服务功能
庆城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围绕“一城两园四线”战略布局,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难题,提高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集体入股,抱团发展。马岭镇马岭村后湾自然村以土地、资金、劳力入股,创建集体创业示范园,流转土地500亩,筹资160万元,调回西安研究院新培育的葡萄新品种苗木16000株,栽植葡萄200亩,草莓等水果300亩,以农户投劳的方式参与经营,按股分红,有效解决了群众收入难和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问题。
流转土地,以地生财。南庄乡以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为契机,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矮化密植苹果产业,以何塬、新庄两村为带头村,完成土地流转120亩,已完成栽植矮化密植苹果树100亩。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在果树见效益后,收益的40%用于合作社社员的分红,30%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30%用于合作社的基金积累,果园达到盛产期时,收入更为可观,“壮”了集体,也富了群众。
合作经营,服务创收。庆城镇西塬村租用庆阳市稻香村农业发展公司在该村建成的千亩矮化密植果园合作社中的50亩果园,与合作社达成经营协议,即村“两委”为合作社的千亩果园提供综合协调、劳力调配、项目衔接等服务,合作社负责村集体50亩果园栽植、浇水、施肥、打药、剪枝到挂果的全程技术服务,通过“以服务换取服务”的方式,实现村集体与合作社的“双赢”,增加村集体收入。
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桐川乡北塬头村紧抓全县强力推进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开发的有利时机,分析形势,主动思变,通过开展调研,咨询专家,由村党支部牵头,整合全村集体土地和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药材和苹果产业。目前,先在十二湾、北塬头两个自然村进行试点,完成乔化苹果栽植63亩、药材17亩。同时,村集体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分析市场前景,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林果经济。
盘活资产,保本增值。马岭镇积极开发利用油田闲置的家属楼,通过维修改造,成立了马岭村钻二小区、董家滩小区、琵琶寨安咀小区以及贺旗水电厂移民搬迁小区等,村集体通过出租、出让等方式分配村民使用, 从中获得集体收益,真正变“包袱”为财富、变存量为增量,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