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庆城县委宣传部拟推荐“庆阳好人”主要事迹公示(2023年第一季度)
根据《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庆阳好人”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庆宣明电〔2021〕106号)要求,经县委宣传部初审,拟推荐何建祯为2023年第一季度“庆阳好人”候选人,现将主要事迹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接受监督反映情况电话:0934—3222230
接受来信来访单位:庆城县委宣传部
通信地址:庆城县政府统办大楼605室
邮政编码:745100
公示期限:2023年2月27日至3月3日
中共庆城县委宣传部
2023年2月27日
何建祯主要事迹
何建祯,男,汉族,出生于1985年2月,群众,本科学历,庆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庆城县红十字会会员,甘肃省医师协会会员。其从医14年以来,秉着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职业精神,多次获得单位的表彰奖励。
2017年,何建祯加入中华骨髓库,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2021年底参加抗击新冠疫情战役中圆满地完成了入境人员在兰州新区集中医学观察工作,获得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荣誉证书。
何建祯同志2015年被庆城县人民医院评为“先进个人”;2017年度被庆城县人民医院评为“先进个人”;2019年度被庆城县人民医院评为"医德医风标兵";2022年5月被共青团庆阳市委评为2021年度庆阳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在2022年捐献造血干细胞时被甘肃省红十字会授予“甘肃省红十字会博爱金奖”;2022年8月被庆城县卫健局评为2022年度全县“优秀医师”;2022年11月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会员之星”。
2017年,何建祯在参加无偿献血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何建祯记得,造血干细胞的初配成功率很低,进入到血液高分辨配对阶段的成功率更低,很多人填表后10年、20年甚至更久也不一定有捐献的机会。
2019年11月,何建祯第一次接到有患者与他配型成功的电话,入库两年就能帮到有需要的人,他当时非常兴奋。但这一次,由于患者病情变化,配型遗憾终止了。2020年7月,再一次配型成功的消息传来,但这一次,捐献又止步于高分辨体检,何建祯还是没能实现成功捐献的愿望。
两次错过,何建祯感到特别遗憾,但更多的还是希望陌生朋友尽快恢复健康,希望能做永远的备份。
在2021年7月第三次初筛配型成功后,他非常激动,因为我们知道在捐献干细胞的非血缘人群中,配型成功的概率仅有约1/10万,三次成功,可见其缘分多么的难得!2021年12底,在参加兰州新区抗击新冠疫情工作时,他再次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第三配型成功需要再次高分辨配型,当时在省卫健委的积极协调下很快抽血并高分辨配型成功。听到高分辨配型成功后,他内心非常开心,但还有一些焦虑。开心的是又可以尽自己能力去挽救一个生命,焦虑的是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素质大不如前,外加本有高血压家族史,伴随着中年发福,医生工作的不规律性,血压一直偏高,担心体检难以过关……但最终体检结果显示其它各项指标都符合捐献要求,唯一血压需要严格控制,这让他心中的担忧始终难以消除。
在体检合格后等待捐献的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因为要给受捐者最好的造血干细胞,他开始坚持规律口服降压药,一种药物不达标,两种药物联合引用,最终血压得以平稳。在等待的日子里,刚好赶上春节,“管住嘴、迈开腿”坚决滴酒不沾、坚持每天跑步,为了能够挽救一条生命,这些都是值得的,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作为一名医生、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应该做的”!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能够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履行医者的使命,用自己的勇气、爱心、热血,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给予他人生命的希望,挽救一个家庭。
今年7月11日,完成4天动员剂注射的何建祯,如愿躺在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病床上,温热的血液从他的手臂中缓缓流出,进入血细胞分离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何建祯说:“仿佛看到了那位患者生命的延长线。”
两天10小时,何建祯捐献出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18毫升,成为庆阳市第4例、甘肃省第51例、中华骨髓库第1354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能够挽救生命,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无上光荣。”何建祯说,“这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或许就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受捐者特殊的缘分,希望远处那个素未谋面的‘我’早日恢复健康。”其次,舍身救人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他希望将这份传统美德能够得以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