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社会事业>卫生>详细内容

庆城镇食药监所“四严十九化”构筑监管工作新格局

来源:庆城镇人民政府 作者:李兴国 发布时间:2016-12-19 11:08:54 浏览次数: 【字体:

庆城镇食药监所严格市场准入程序,创新机制,积极作为,推行“网格化、痕迹化、信息化”的监管模式,构建监管工作“四严十九化”新格局。

严格日常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一是监管档案精准化。按照“一户一档、一档三类”的管理模式,扎实做好了378户经营户的精准建档工作。二是人员管理规范化。要求从业人员“三必有”即进店必有健康证、从业必有培训证、操作必有工作服;三是索证索票制度化。日常监管工作中实行有检查必看票、有问题必记分,屡不改必处罚的工作制度;四是记分管理常态化。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记分,作为年度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五是食品快检专业化。公开抽检过程、公开快检方法、公开检测结果,做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检器”;六是常规监管网格化。与县局、各村(社)、经营单位分别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不断完善监管所“三级”、“三网格”管理体系;七是经营场所优美化。经营场所实行“五张贴五公示”,确保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八是阳光操作、电子追溯平台应用普及化。全年辖区大中型餐馆明厨亮灶普及率达到100%,小型餐馆、小吃店等普及率达到78%,电子追溯平台开通运行129户;九是自查自律全面化。督促经营户每月进行自查一次,提高了经营户的自律和法律责任意识,将企业自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将监管对象的被动应付转变成了主动自律守法经营;十是队伍培训系统化。组织全所工作人员集中学习,采取领导带学、年轻干部轮流领学、撰写心得体会交流学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十一等级评定透明化。对辖区经营户进行了量化分级并张贴公示等级牌,建立经营单位红黑榜,圆满完成一户市级和两户县级经营示范店创建工作。

严把行政许可做好现场核查。一是现场核查标准化。从严掌握关键控制点,严格执行核查标准,对于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当场开展指导培训,限期改正,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予办理;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及时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办理许可证件。二是稽查办案规范化。严格执法程序,不拖延、不推诿、敢担当、敢碰硬,保证办案程序合理、合法、及时。

严抓专项整治强化宣传培训。一是专项整治暨深化。认真部署安排、上下联动、确保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成效,先后开展了甘肃省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冷链运输药品、等共计38项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培训宣传广泛化。监管所今年采用上门进店发放培训通知单,督促经营者在庆城镇四楼会议室集中培训的方式,全年共集中开展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工作4次,共培训从业人员789人;利用“七彩庆城”微信公众号、宣传栏、上门宣传等方式,共计开展宣传活动18次,向居民及经营户发放了宣传册及宣传单约8023份,张贴宣传标语38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三是信息报送质量化。及时报送各类报表及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全年上报信息43篇,发布40篇,及时发布各项工作动态,确保办理事项公开化、透明化。

严守工作纪律注重机制创新。一是工作思路有序化。对日常监管工作采取工作成效追踪制度,每周一制定《工作周计划》,任务到天,责任到人,分组、分片实施,每周五对本周工作逐项逐条逐人反馈总结,填写《工作周统计表》查缺补漏,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家宴管理创新化。创新农村家宴“八步”监管法,切实落实农村集体聚餐“零报告制”、“现场指导制”;三是约谈工作长效化。将廉洁自律作为加强队伍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制定庆城监管所工作“十不准”、“月约谈”和经营单位负责人分类约谈制。注重人文关怀,帮助监管工作人员和经营单位负责人解决工作、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清正廉洁、克己奉公,被组织认可,让群众满意的基层执法监管队伍和思想觉悟高、自律意识强、诚信守法、规范经营的经营户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