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出台硬核政策 全面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3月9日,庆城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据悉,这是全市教育大会召开后,县区党委、政府出台的第一份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人事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全面激发教育活力,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
《意见》分为指导思想、改革事项及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从庆城教育发展现状出发,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聚焦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题,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多点发力,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加快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创新教师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强化教育投入保障、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等11个方面系统安排,细化分解为37条具体改革任务,宏观勾勒了未来一个时期庆城教育发展的蓝图。
《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及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教育发展新格局。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加强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和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切实靠实工作责任。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发展教育的合力,合理引导改革预期,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着力健全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机制,深入研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积极协调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促进各项改革任务有效落实。《意见》还特别提出,要设立县长教育基金,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拓宽教育资金筹集渠道,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为了保障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庆城县同时还配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庆城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两个文件。《关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聚焦解决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专家型校长队伍建设、深化教学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6个方面创新突破,谋篇布局。进一步细化实化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30条硬核措施,全面落实党委、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积极改革编制管理办法,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系统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教育部门管理水平,增强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见》特别指出,要通过订单式培养、引进县外优秀教师、高薪招录本科以上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和国家公费师范生等方式解决教师总量短缺问题和优秀教师“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要通过建立超课时津贴和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落实特教津贴、提高班主任津贴、教师岗位津贴等方式提高教师待遇;要通过加强校长后备人才储备、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推行校长聘任制、建立校长引进机制等方式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奖励办法》突出了正向激励主题,从普通高考、职业教育、初中、小学毕业质量检测以及各类竞赛方面加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奖励,加大奖励力度,对各方面的奖励资金由县财政单独列支,及时兑现,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全市教育大会召开后,庆城县立即组织学习大会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教育发展现状,科学研判教育发展形势,广泛征求基层师生的意见建议,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上述三个文件。作为支持和发展教育事业的硬核举措,县上将在疫情防控态势许可后,及时召开全县教育大会,对贯彻落实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