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理论调研>详细内容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打造西部特色城市

来源:县委办 发布时间:2015-09-14 09:32:01 浏览次数: 【字体: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是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当前,庆城的城镇化总体水平还不高,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既是民生之需,更是转型之要。我们将积极实施“县城中心突破、园区两翼带动、环线示范引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突出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引领作用,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西部特色城市。

一、围绕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与特色产业有机融合的魅力文化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吸引力,更是竞争力。庆城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周祖农耕、岐黄中医、红色革命、黄土民俗四大文化特色鲜明。1906年,英国探险家C.D.布鲁斯途经庆城,称赞“庆阳府能与欧洲任何一座古城堡相媲美”。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紧扣打造城市文化,突出特色,彰显个性,使庆城更具独特的文化魅力。一要着眼于挖掘整理,拓展庆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依托庆阳周祖农耕文化、岐黄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研究会等学术机构,确定一批重点研究课题,找准历史文化与现实产业的契合点,打造一批文化品牌,不断引领和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二要着眼于传承保护,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富有时代气息、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所在。按照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逐步恢复重建“两街、四门、八景”和古城墙等历史文化景观,对老城区穿靴带帽,赋予城市更多的文化元素。三要着眼于展示创新,不断繁荣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业、民俗创意业、演艺娱乐业、养生保健业、工艺美术业、现代园艺等文化相关产业,丰富文化产业形态。加强文化人才培养,聚集一批文化艺术人才,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振兴和崛起。四要着眼于惠民育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好城乡文化基础工程,加强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四馆建设”,新建一批休闲娱乐场所、活动中心、主题公园,提升县城文化服务水平,使文化传承和繁荣的过程贯穿于城市发展建设当中,固化为城市的外在魅力。

二、围绕丰富景区内涵,着力建设特色景区与特色城区交融映衬的精品旅游城

树立建设“大景区”的思想,实现城市景区化、景点人文化、城景一体化,打造四大精品旅游品牌。一是周祖农耕文化游。建设周祖农耕文化传承区、体验区、保护区、游览区、产业区五大主题景区,发展农博园、农趣园、农植园、农家乐等特色旅游和休闲娱乐项目,形成寻根祭祖、观光体验的特色旅游名片。二是岐黄中医养生游。实施岐黄中医博物馆建设、中医名家雕塑陈设工程、岐黄千米长卷绘制、中医养生保健等10大工程,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业,使庆城成为岐黄文化教育基地和养生保健福地。三是红色革命胜迹游。依托庆城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建设陇东红色历史文化瞻仰游览区和红色文化风情演艺体验区两大主题景区,建成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等一系列红色革命场馆,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四是黄土民俗风情游。在柔远河东岸新开滨河路,围绕黄土民俗主题修建庭院式窑洞、四合院群落,打造滨河路黄土民俗风情带。在莲池斩山湾兴建“圣水龙潭”生态公园,实施西壕开发项目,贯通东西两河,形成护城河环城水景,打造陇东水上生态旅游第一品牌。开发“庆城-西安-黄陵-延安-银川五日游”、“周祖陵-南梁-山城堡三日游”等旅游产品,紧盯周边和农村群体组织小型旅游团,拓展多层次的旅游市场,使旅游产业逐渐由投入期转入收获期。

三、围绕增强承载能力,着力建设历史景观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生态宜居城

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庆城将按照“东拓西优、南进北延”的总体思路,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一是快速推进新区开发,拓展城市空间。实施新区开发,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顺应趋势,作出的战略选择,是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工程完成可开发城市用地3752亩,将极大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二是加快旧城改造,彰显古城特色。按照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实施古城墙保护加固工程,重点打造“唐宋仿古一条街”、“明清仿古一条街”、范韩二公祠、庆州府衙、凤城书院等一系列特色街区、特色景点,彰显“移步皆是景、举目阅古今”的古城文化风貌。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实施西壕开发,新建西河大桥,开辟东西两条滨河大道,打通两条绕城环形道路。按照“兴水植绿、增花减污”的思路,着重做好绿色生态文章,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加大城市“五化”力度,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宜居宜业、舒适温馨的现代化新庆城。

四、围绕增强发展动力,着力建设多元支撑与区域联动协同共进的富民产业城

坚持城乡统筹、三化并进,重要的是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当前,我们将按照“一城两园、四大环线”的发展布局,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实施“县城中心突破”战略,县城作为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辐射源,是县域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龙头。围绕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打造以老县城为核心,莲池、北区和新区为辐射的“一核三区”四大城市商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岐黄中医文化名城,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和民俗文化产业,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建成陇东新型旅游城和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挥龙头效应,发展机械、修理和石化配套产业,不断增强县城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能量集合功能。实施“园区两翼带动”战略,驿马出口创汇示范园区重点打造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坚持“镇当市建”,建设区域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塬区和西北部山区乡镇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高效推进;西川工业集中区走差异化发展路子,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做强新型建材、石油化工及配套服务业,带动北部山区和老油区转型发展,真正使两个园区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庆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环线示范引领”战略,坚持均衡发展、特色发展、联动发展,结合地域特征和产业布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重点建设覆盖全县的“四个环形示范线”,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把“四个环线”打造成连接城乡、辐射全县的四大产业带、经济带,农业农村工作的四张名片。大力发展“苹果、草畜、瓜菜”三大支柱产业,探索发展中药材、小杂粮、经济林等特色产业,引导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合作经营转变,实现工业化、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良性互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