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经济发展>详细内容

浅谈如何提高高楼乡农民收入

来源: 作者:郑登科 发布时间:2012-05-21 15:26:00 浏览次数: 【字体:
高楼乡是一个农业小乡,全乡共有农村人口1.2万多人,地处山塬结合区,总耕地面积6万亩,其中苹果4万多亩,自然资源匮乏,农民人均年收入相对较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村基本面貌落后、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低、农民生活贫困,三农问题突出,已严重影响高楼乡社会经济繁荣和广大干部群众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定信心,如何有效提高农民收入,顺利迎接全县转型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高楼,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继续加强支柱产业开发,提高苹果产业收入

  高楼乡是一个苹果大乡,农民人均苹果年收入6000多元,苹果产业已成为全乡农村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和开发苹果产业是符合乡情实际的,是经过实践得到的成功真理,苹果产业虽然已初具规模,但与实现苹果强乡,苹果富民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加强苹果产业。

  1、继续扩大苹果规模。我们要力求在现有4万亩的基础上寻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及时准确的统计和掌握闲置土地,由乡上统一规划、统一购苗、统一栽植和农户自己看护,确保在现有的未被合理利用的土地上实现苹果规模上水平。

  2、提高苹果技术含量。我乡的苹果主要以原生态红富士为主,无毒害,但其添加营养成分较少,导致苹果虽然个大、色泽,但其价格不占据优势,我们要继续扩大SOD酶的覆盖范围,并有效的争取农业权威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创全县、全市甚至全省、全国苹果新品牌实验基地;继续加强果农技术培训,使广大果农及时有效的掌握新技术、新品牌,确保各项技术落到实处,深入田间地头。

  3、组织苹果行业协会。以现有的祥龙苹果行业协会为带动,继续扩大其覆盖面,支持和新建新的苹果行业协会,确保各项技术、市场信息畅通,使得果农及时掌握各项信息,运用市场规律,提高苹果收入;继续加强苹果行业协会的支扶和管理,苹果行业协会要自主创新,走自主品牌之路。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扩大劳务输转

  高楼乡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有远赴沿海城市打工和就近城市打工两方面,到沿海城市打工的由于暂住证的办理,受乡上管理,而就近打工的则存在着漏管现象,闲置中青年劳动力在我乡还是普遍存在;外出务工人员绝大多数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技术含量低收入甚微;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一部分农民长期劳无所获,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教育。

  1、对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一次大排查、大统计,按照年龄、性别、技术进行分配,联系就业单位,组织团体务工。

  2、组织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发展外出务工技术人员带动作用,引进招工企业现场招工,现场培训。

  3、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和法律知识宣传,增进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意识,法律化维权手段,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劳有所获。

  三、加大招商引资,刺激融资

  高楼乡外来企业屈指可数,外来资金寥寥无几,苹果由于不能长时间存放,苹果应有的价值由果商赚走,而非果农所得,至今未能建成规模性苹果存储窖;农产品绝大多数以原生态形式出售,其附加值低,没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具备农产品加工条件;工业企业少,未能很好的利用高楼乡的自然资源;我们要加快招商引资,扩大宣传,优化环境抓招商,主动出击抓招商,力争新建和上马一批大中型加工、存储和工业企业,刺激群众融资建立中小型企业,提高农产品销售价和附加值。

  1、加大宣传新高楼、我们要积极的争取各媒体单位到高楼多转转、多看看,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多向大型报社、出版社投稿、投片,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

  2、优化环境抓招商、我们要创造舒适、安静、文明的投资环境,教育广大老百姓提高招商引资的认识,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企业前来投资。

  3、主动出击抓招商、我们要制定招商引资工作组和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采取走出去招商和就近、就亲、就友招商。

  四、争取金融支持,改善农村信贷

  高楼乡农民自主创业意识低,产业化经营、规模养殖少,农民劳动力大部束缚在田间、果园,未能有效地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农民收入单一,民间融资有限,一部分有创业意识的农民由于资金的短缺,对于自主创业只能望而止步。我们要积极争取金融信贷部门的支持,加大对自主创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支持,确保农民创业资金链条畅通。

  1、成立农村自主创业中心,由自主创业农民前来申报,乡村两级初步筛选,对于条件成熟和投资效益强的创业项目,乡上向信贷部门打报告,由信贷部门统一考察审批。

  2、建立诚信信贷系统,要加强信贷合作宣传,提高农民合作意识,凡是取得贷款的户,要采取乡村两级督促,按时、按额清还贷款,确保和信贷部门合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为更多的农民自主创业提供经济保障。

  五、加大潜在能源的开发

  高楼乡农民依然过着依靠地表物质能源生存的生活模式,108.64万亩的平塬上仅有几口油井,对于地下能源的开发,老百姓众说纷纭,翘首以盼,都希望能多开发几口油井,多开发几个矿藏,多给农民带来一些收入,因此,我们应该争取市、县的支持,加大与华能、长庆等大型国有能源开发企业的衔接,加强对高楼潜在能源的勘测与开发,争取实现能源开发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能让老百姓的收入可喜,生活安宁、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