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联户心连心 为民富民向民心
以“双联”行动为载体,葛崾岘办事处多举措为群众谋致富之路,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相关政策和帮扶计划与年初制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不仅要让这里的老百姓在物质上达到富裕,更要在精神上达到富裕,真正使我们的联村联户工作所向民心。
一、宣传定位,摸清底子。
通过调查了解和座谈交流,工作组和乡村干部一致认为,二郎山、天子、贾塬、高庙、葛崾岘、辛龙口这六个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缺乏支柱产业支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路子还不宽。从长远看,一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比如种植核桃、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流域地带发展蔬菜大棚建设、借文化历史典籍岐伯术发展中药材种植等;二是加大旱作农业、双垄沟播全膜玉米种植力度,三是积极发展养猪、养羊等养殖业,走果畜互支互促的产业发展道路,培植增收产业,壮大特色产业。目前,急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施行移民搬迁工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迫切、最期盼、最紧要的部分农路建设、人畜饮水问题;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向规模要效益。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等方式,实施大户带动、典型推动的工程,三是针对当前以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局面,开展各种培训,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
二、结对帮扶,建卡连心。
为了能够把帮扶活动引向深入,使葛崾岘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在总结领导干部结对帮扶经验的基础上,党工委经过认真调研和讨论,将帮扶活动的参与面扩大到全办事处党员干部。及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困难群众调查表》,全办事处共有414户困难群众,由主要领导带队,每个干部对所连村户进行了逐户走访,从基本情况、产业状况、收入情况、存在困难和帮扶项目、帮扶目标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同时,印制了“心连心”党员结对帮扶联系卡和“联村联户”工作手册,列表记载被帮扶对象简况、家庭生产生活状况调查、目前困难原因和帮扶人简况、帮扶项目计划、帮扶工作措施及考核情况等六项内容,帮扶双方各执一份,年终对帮扶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帮扶关系一定三年不变,建立起了长效帮扶机制,使帮扶活动不仅在点上有所发展,而且在面上有所突破,实现了两大转变,即由以前的单位帮扶转变为党员领导帮扶,由党员领导帮扶转变为全体党员干部帮扶,机制日趋合理。
三、真帮实扶,真心为民。
为了使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党工委及时制定了《结对联系帮扶困难群众三年计划》,采取了“1扶1帮”的帮扶措施,即:市、县部门扶持一个项目,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帮扶三户困难群众,一般党员干部帮扶两户困难群众,经常定期不定期深入困难户家中了解困难,解决问题。不仅加强了帮扶活动的领导,而且使帮扶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细化、量化,任务更加明确。在具体帮扶中,采取“一送二理三帮四扶”的方式,使帮扶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送:即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帮扶党员通过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科技知识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和用工信息,扶贫先“扶智“,帮助群众转观念、换脑筋、增本领。理:即理思想、出点子、谋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村情和民情的基础上,结合产业优势,帮助村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想,为困难群众出谋划策,找准发展路子。帮:即帮资金、办实事、解难题。小额贴息贷款首先向贫困户倾斜,扶持发展产业项目;每名党员干部一年捐出500元,帮助所帮扶的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扶:即扶项目、搞输转、增收入。党员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发挥行业优势和职能作用,积极为贫困户开辟劳务输转的新路子,拓宽增收渠道,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一、宣传定位,摸清底子。
通过调查了解和座谈交流,工作组和乡村干部一致认为,二郎山、天子、贾塬、高庙、葛崾岘、辛龙口这六个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缺乏支柱产业支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路子还不宽。从长远看,一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比如种植核桃、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流域地带发展蔬菜大棚建设、借文化历史典籍岐伯术发展中药材种植等;二是加大旱作农业、双垄沟播全膜玉米种植力度,三是积极发展养猪、养羊等养殖业,走果畜互支互促的产业发展道路,培植增收产业,壮大特色产业。目前,急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施行移民搬迁工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迫切、最期盼、最紧要的部分农路建设、人畜饮水问题;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向规模要效益。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等方式,实施大户带动、典型推动的工程,三是针对当前以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局面,开展各种培训,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
二、结对帮扶,建卡连心。
为了能够把帮扶活动引向深入,使葛崾岘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在总结领导干部结对帮扶经验的基础上,党工委经过认真调研和讨论,将帮扶活动的参与面扩大到全办事处党员干部。及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困难群众调查表》,全办事处共有414户困难群众,由主要领导带队,每个干部对所连村户进行了逐户走访,从基本情况、产业状况、收入情况、存在困难和帮扶项目、帮扶目标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同时,印制了“心连心”党员结对帮扶联系卡和“联村联户”工作手册,列表记载被帮扶对象简况、家庭生产生活状况调查、目前困难原因和帮扶人简况、帮扶项目计划、帮扶工作措施及考核情况等六项内容,帮扶双方各执一份,年终对帮扶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帮扶关系一定三年不变,建立起了长效帮扶机制,使帮扶活动不仅在点上有所发展,而且在面上有所突破,实现了两大转变,即由以前的单位帮扶转变为党员领导帮扶,由党员领导帮扶转变为全体党员干部帮扶,机制日趋合理。
三、真帮实扶,真心为民。
为了使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党工委及时制定了《结对联系帮扶困难群众三年计划》,采取了“1扶1帮”的帮扶措施,即:市、县部门扶持一个项目,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帮扶三户困难群众,一般党员干部帮扶两户困难群众,经常定期不定期深入困难户家中了解困难,解决问题。不仅加强了帮扶活动的领导,而且使帮扶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细化、量化,任务更加明确。在具体帮扶中,采取“一送二理三帮四扶”的方式,使帮扶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送:即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帮扶党员通过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科技知识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和用工信息,扶贫先“扶智“,帮助群众转观念、换脑筋、增本领。理:即理思想、出点子、谋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村情和民情的基础上,结合产业优势,帮助村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想,为困难群众出谋划策,找准发展路子。帮:即帮资金、办实事、解难题。小额贴息贷款首先向贫困户倾斜,扶持发展产业项目;每名党员干部一年捐出500元,帮助所帮扶的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扶:即扶项目、搞输转、增收入。党员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发挥行业优势和职能作用,积极为贫困户开辟劳务输转的新路子,拓宽增收渠道,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