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全力以赴抗高温干旱,打赢秋粮作物丰收保卫战
为有针对性的指导全县农民群众加强越夏作物田间抗旱工作,促进秋粮增产增收。近期,庆城县农业农村局抽调局属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山、川、塬不同地形的玉米、马铃薯、豆类、糜谷等农作物受旱情影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压实工作责任。庆城县根据全县农作物“三情”调查情况分析,及时制定印发《庆城县秋粮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督促各乡镇及时开展田间管理工作,对病虫草害重点发生区域进行及时集中防治。
强化技术指导。庆城县坚持“分区分类,因地因苗,抗旱防病虫”的技术要求,利用微信群、快手等网络媒体和现场会等形式,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玉米、马铃薯、豆类及糜谷类病虫害防治,实时上传有关农业气象预报信息,督促农户随时关注天气变化,落实玉米、马铃薯、豆类及糜谷类抗旱救灾措施。
抓好田间管理。庆城县积极组织群众开秋粮作物田间管理,实时做好因干旱引发的红蜘蛛、玉米大小斑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监测预警,早防早治。对玉米、豆类、糜谷等在田农作物,因苗制宜科学施肥,因地制宜清沟理墒,推广应用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料,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玉米抗旱性。对马铃薯、荞麦等特色经济作物,根据生长习性,及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截至目前,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对墒情调查情况结果显示,全膜玉米:塬地0-20cm表墒为15.6%,20-40cm底墒为15.4%;山地0-20cm表墒为13.2%,20-40cm底墒为13.6%;川地0-20cm表墒为15.2%,20-40cm底墒为15.5%。露地玉米:塬地0-20cm表墒为13.4%,20-40cm底墒为15.1%;山地0-20cm表墒为11.2%,20-40cm底墒为12.4%;川地0-20cm表墒为13.2%,20-40cm底墒为13.8%。从墒情数据分析,全县塬区、川区农作物整体生长情况正常,极小部分露地玉米受旱情及高温天气影响,田间生长受到影响,主要受旱区域为驿马镇、马岭镇部分行政村;山区全膜玉米大部分面积生长正常,小部分阳山地块全膜玉米生长受到影响,山区露地玉米、复种作物整体生长受到影响,影响最为严重区域为太白梁乡、土桥乡、蔡口集乡、翟家河乡。
下一步,庆城县将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及时开展中耕除草保墒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有效水分含水量。对弱苗及易发生病害作物品种做好及时用药防治、好做好防灾减灾措施,减轻病害影响。严密监控玉米、马铃薯、豆类、糜谷虫害发生情况,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降低虫草害发生密度的目的。因田施策,强化管护,指导群众下午五点开始喷施农药,将技术指导落实到户,落实到田,确保秋粮作物获得丰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