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项目铺红了山区群众“致富路”
翟家河乡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引进山西长治“红之源”朝天椒产业,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路。
因地制宜,调优产业结构。由于翟家河乡地处山区,地形狭隘,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群众生产生活主要以传统种养产业为主。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推行“331+”养殖模式,传统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养殖转型,但是受自然、经济等条件限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全乡没有支柱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年初,乡党委紧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领,组织干部和群众代表赴山西长治市沁县红之源辣椒加工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邀请专家分析论证,认为种植辣椒不但可以比其他作物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良中低产田,恢复耕地地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加快翟家河乡农业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翟家河乡在多次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宣讲动员后,与山西长治红之源辣椒种植基地达成“朝天椒”种植项目4500亩的合作意向,本年度落实500亩试种面积。在受到天气持续干旱后,“朝天椒”株产0.6斤以上,亩产达1500斤,收益良好。下一步,将在全乡持续推广该产业,力争在2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2000亩,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并引进“红之源”有限公司在本地落地建设深加工基地,节约运输成本,进一步助农增收。
因势顺导,争取扶持资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群众对发展红辣椒产业尚存在疑虑,担忧投资风险,不愿出资购置幼苗、地膜等物资。该乡党委、政府将东西部协作项目支持作为开启发展“朝天椒”特色产业的“金钥匙”,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汇报申请,并邀请天津挂职副县长刘志宏带队实地调研考察,经调研认为,发展红辣椒产业符合当地实际,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远景,应该将此作为优化当地产业布局、加强富民产业培育的有利契机和重要杠杆之一,大胆尝试、科学推广,切实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根据本年度的红辣椒栽植面积,协调辣椒幼苗费、地膜费用等资金共30万元(每亩600元),解决了落后山区在产业转型路上启动无力的窘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村集体壮大的引擎器。作为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地区,天津和庆城县翟家河乡山区心手相牵、血脉相连,为贫瘠山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希望。
因势而动,撬动村级发展。一是示范引领,带动产业。围绕“抓产业、带农户、促增收”思路,充分发挥6个村党支部的带动引领作用,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红源馨种养殖合作社流转50亩土地打造“翟家河乡朝天椒种植项目‘红蜜蜂’党员示范田”,进行示范种植,带动“朝天椒”种植项目落地,形成了以合作社种植为示范,农户增收为核心,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共同促进发展的互惠互利发展格局。二是技术引领,合作致富。为解决部分村干部和群众粗放种植,影响种植收益的问题,由红源馨种养殖合作社对“红蜜蜂”队员进行技术培训,再由“红蜜蜂”分别深入所联组的种植户进行起垄、栽植、浇水、防虫等一系列技术指导,确保了农户的种植规范,管理科学;同时分别和红之源辣椒种植基地及红源馨种养殖合作社签订供苗、收购协议,由红之源辣椒种植基地有偿提供种苗及防虫害药物等,保证品种优良;农户栽植、采摘;红源馨种养殖合作社按照保底2.8元/公斤的价格进行回收,正常情况预期亩产3500斤,收入约4000元;村集体经济按0.09元/公斤的价格,每亩约提成120元。既实现了农民增收,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三是思想引领,凝聚力量。以“转变思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特色产业的转变,实现产业带动发展、发展产业富民”为发展核心,以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生产观念为抓手,积极培育挖掘特色产业,试推广的“朝天椒”易活、抗旱、高产等特征,广受群众好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