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经济发展>详细内容

庆城县:创新建立“扶贫超市”量身定做“脱贫套餐”

来源:庆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5-07 09:20:29 浏览次数: 【字体:

  引言: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的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摘要:庆城县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紧扣“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在如何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创新建立了一户一策“扶贫超市”,通过贫困群众自主选择发展项目、政府因人因户落实奖补资金的方式,提高了贫困群众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有力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深入开展。

  关键词:“扶贫超市”、因户施策、自主脱贫

  一、背景情况

  庆城县地处黄土高原中心地带,山、川、塬兼有,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大部分贫困群众生活在北部山区、塬边咀梢等地区。这些贫困群众大多数从祖辈一直贫困到现在,虽然曾梦想并追求过摆脱贫困,但受自然条件、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实现脱贫致富难度较大。

  针对这一贫困现象,庆城县立足县情实际,开展了贫困状况大调查和“两不愁、三保障”专项调查,在深刻剖析致贫原因、全面掌握贫困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庆城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策”扶持项目菜单》,创新建立了一户一策“扶贫超市”, 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做了“脱贫套餐”,扶持贫困群众结合现实需要,自主选择发展项目,政府因人因户落实奖补资金,找准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抓手,充分调动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了因人因户施策,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

  二、特色亮点

  (一)扶持项目面面俱到。围绕贫困群众发展需求,先后经过四次新增完善,最终一户一策“扶贫超市”的扶持项目菜单达到了10类62项,具体包括汽车驾驶、家政服务、电子商务、果树栽植管理、“331+”肉羊产业、蔬菜大棚建设等扶持项目,涉及苹果、瓜菜、草畜、中药材、白瓜籽、万寿菊等主导产业,覆盖了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发展意愿的所有贫困群众。比如,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乏养殖技术、缺少启动资金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紧盯“三变改革”政策机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入股、合作社托管”的思路,结合“331+”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有组织的产业化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缺技术、缺信息和信心不足等问题,建立了劳动技能培训台账,搭建了劳务输转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一对一”培训、“点对点”输转,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转移就业的难题。

  (二)扶持标准一目了然。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整合行业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对扶贫项目的扶持规模、扶持标准、扶持条件、扶持方式进行了明确细化,方便贫困群众选择。技能培训方面,根据25项具体培训项目,分别给予每人7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培训补助,引导贫困群众参加劳务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集中式、开放式培训,扶持贫困群众充分就业、稳定增收、顺利脱贫;产业扶贫方面,根据苹果、瓜菜、草畜、中药材、特色产业、农业保险、农机购置7类扶持项目,对确定的32项具体扶持措施,分别给予每亩(只、台)116元到2万元不等的生产奖补,扶持贫困群众持续扩大产业规模,破解了短期内贫困群众增收难题;在就业扶贫方面,根据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地点不同,按照省内、省外、天津地区,分别给予每人1500元、1800元、2000元就业补贴和每户5000元的创业补贴,激活了贫困群众通过就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的活力。

  (三)扶持方式简便灵活。充分发挥帮扶干部 “导购员”的角色,深入贫困村贫困户,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系统讲解扶贫项目的扶持方式、扶持标准、扶持条件、投资估算、预估收益,帮助贫困群众全面掌握一户一策“扶贫超市”的扶持政策,引导贫困群众以“消费者”的角色,根据致贫原因、发展需求和“人均5000元,户均20000元,每户最多不超过3万元”的到户产业扶持标准,自主选择扶持项目,并突出“长短结合”,对已选择了生产周期较长项目的贫困户,选择一个“短平快”项目作为补充,政府对照贫困群众自主选择的发展项目,逐户逐人落实奖补资金,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和就业项目,建立了“政府精准配餐、群众按需点单”的精准扶贫模式,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也帮助建立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保证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固脱贫。

  三、经验启示

  (一)脱贫攻坚,群众参与是基础。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脱贫攻坚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庆城县创新建立一户一策“扶贫菜单”,采取贫困群众自主选择发展项目、政府落实奖补资金的方式,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创业的技能,增强了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二)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是核心。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能力、发展需求都不相同,所谓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攻坚必须因户因人施策,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庆城县研究制定的10类62项一户一策扶持项目菜单,覆盖了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发展意愿的所有贫困群众,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做了“脱贫套餐”,既靠实了“谁来扶”的责任,也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三)脱贫攻坚,政策扶持是关键。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过去单一的、短期的、救济式的送钱送物已不能适应深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因此,脱贫攻坚必须改进帮扶方式,多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贫困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庆城县通过“政府精准配餐、群众按需点单”的模式,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实现了“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保证了贫困群众稳定持续脱贫。

终审:张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