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经济发展>详细内容

庆城县主动转型赢得发展后劲

来源: 作者:王云 发布时间:2012-01-11 09:08:00 浏览次数: 【字体:
去年,庆城县投资7200万元的军星混凝土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长荣机械易地扩建等项目已投产运营,工业经济呈现出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结构多元的良好态势。2011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3.36亿元,同比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43.42亿元,增长43.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40.61%;农民人均纯收入3765元,增长18.65%。该县从此告别了“一油独大”的单极化发展阶段,主动转型,赢得了发展后劲。
  去年,庆城县推行领导联包和跟踪服务制度,全年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338个,完成投资48.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16个。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东川人饮一期等一些重大项目相继竣工。岐伯中医院、南门道路拓宽改造、岐黄中医药博物馆等项目进展顺利,雷西高速建设用地全部交付使用,银西铁路完成测设,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已下达投资计划,廉租住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工代赈等项目已列入今年年国家投资计划盘子。这个县按照“工业入园、产业集中、要素聚集”的发展思路,外引内促,全民建办,着力壮大地方工业。全年实施工业项目90个,其中亿元以上2户,千万元以上26户,完成投资19.1亿元,出口创汇1350万美元,引进县外资金19.78亿元。驿马园区完成核心区5条2.8公里的柏油罩面及附属工程,架设专供线路5.7公里;西川园区完成原钻二和马岭炼厂电网改造,同步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全力支持油田产能升级,全年共审批井场147宗,单井530口,新增产能40万吨;加大与油田单位的衔接力度,靠实了一批生态治理、整村帮扶、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共建项目。加快煤炭资源开发步伐,在赤城黄冢、赵家川、万胜堡分别完成了地质勘查。该县着眼“调结构、育龙头、促增收、奔小康”的强农富民目标,围绕果、菜、畜三大支柱产业,扩大经营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苹果产业针对新栽难、留存难的问题,坚持宣传引导、资金扶持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完成新栽5.25万亩,建成大型苹果交易中心和果业公司,探索出了连片流转土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设施瓜菜以两个千亩示范基地和15个核心示范区为重点,新建2561亩,总面积达到9019亩,其中新建的廿铺500栋钢架大棚、周祖陵17栋景观式日光温室,示范带动效应明显。草畜产业完成紫花苜蓿种植13.1万亩,新增规模养殖户1070户,建成规模养殖点21个;引进辽宁绒山羊7840只,建成养殖示范村13个。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县城建设着眼于提质改造,扩容升位,东区开发、中街改造全面展开。小城镇建设按照“塬区产业支撑、川区工业服务、山区移民聚集”的发展思路,拉开框架,打造亮点,各乡镇结合实际,综合推进商贸市场、文化体育和绿化亮化等设施建设,全县城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新农村建设以市列2镇7村和县列1乡9村试点为重点,科学规划,全力推进,完成投资1.3亿元,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交通建设全力配合做好“三高一铁”(甜水堡—庆城、西峰—雷家角、打板梁—庆城高速公路,西安—银川高速铁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22条159.5公里,完成投资6649.2万元,形成了“乡镇小循环、区域大连接”的路网格局。水利建设完成城区供水净水厂、纸房沟调水一期工程,启动柔远河庆城段加固,新建维修灌溉工程7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00亩,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处,解决了1.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网工程架设线路117公里,解决了826户群众用电难问题。庆城县还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发力度,组织参加“文博会”、“世园会”等重要节会,创意制作的巨型香包被联合国认证委员会定为“世界之最”,35人被命名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制定完成了《庆城县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完成了县医院医技楼和46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新农合报销标准提高了10%。旅游事业完成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启动东河景观坝建设,陇东革命纪念馆完成布展大纲。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参保率达到95.4%,城镇参保率达到68.25%。持续加强社会管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和校园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集中力量办好省、市、县确定的16件为民实事,办理人大议案建议20件、政协提案20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