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川镇:党建“金钥匙”开启肉牛产业致富门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庆城县桐川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以创新构建的“345”发展模式为驱动,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肉牛产业发展优势,推动肉牛产业实现从“单一养殖”向“产业化、集群化、科技化”的华丽转型,蹚出一条组织强、产业兴、群众富的产业振兴新路子。目前,全镇肉牛存栏量达1.43万头,年饲养量2.4万头,年出栏量预计突破1万头,成为庆城县规模最大的肉牛产业基地。
“三强引领”筑根基,党员先锋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桐川镇党委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肉牛产业发展全过程,实施“强基工程”,以“三强”为抓手,全方位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镇党委大力选拔9名产业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产业发展注入“红色智慧”。同时,组建党员技术帮扶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帮助养殖户解决疾病防治、饲料配比等难题,成为养殖户信赖的“贴心人”。在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方面,重点扶持和牧育肥基地、埃克森牧业等市场主体,党员干部主动对接企业,协助解决用地、资金等问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在强化基础设施升级方面,建成标准化圈舍4.5万平方米,硬化产业道路28公里。在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协调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构建起“饲草种植—规模养殖—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方协同”聚合力,党组织牵头构建联农带农新机制。桐川镇党委通过“党支部+协会+龙头企业+农户”四方协作机制,打造产业共富联合体,实现多方共赢。党支部充分发挥牵头规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调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企业联合成立肉牛产业发展协会,吸纳会员870人,建立起“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服务体系,党员在协会中积极发挥协调沟通作用,保障服务体系高效运行。同时,企业为养殖农户提供肉牛收购、短期育肥、托管代养服务。依托“扩规增量”政策机遇,党组织同步在唐崾岘、北塬头等3个养殖专业村实施“整村推进”计划,通过“集中建圈、分户饲养”模式培育自繁自养示范户。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参与。预计该模式将带动户均存栏量增长25%以上。目前,全镇肉牛养殖户达1212户,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至65%,党组织成为联农带农的坚实纽带。
“五站驱动”强链条,党建赋能打造融合发展新高地。桐川镇党委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依托润旺生态养殖场、甘肃畜牧总站、肉牛屠宰场加工厂,打造五大功能站点,以党建赋能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养殖育肥站为本地养殖户及“北牛南运”中转客户提供短期快速育肥服务,党员技术人员驻守站点,为育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运输中转站为过境牛提供中途休整场地和饲草补给,党员干部主动做好服务工作,有效降低肉牛运输途中的损耗,提高牛贩收益。肉牛交易站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通过“以贩代养”模式,实现肉牛年交易量3.5万头。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平台运营管理,保障交易公平公正。科技培育站通过饲料配方研发、优质胚胎移植、科学饲养管理,不断提高肉牛养殖质量。党员科研人员带头攻关,推行“种养循环”生态模式,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信息服务站通过870名协会会员,实现了交易信息共享、疫病信息共防、市场行情实时推送,党员在信息收集和传递中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在党建引领下,桐川镇肉牛产业正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4亿元,随着涵盖待宰、分割、冷冻等全流程肉牛屠宰加工项目投产,这里正朝着西北地区重要的肉牛产业集散地迈进,谱写着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生动篇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