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党风廉政>详细内容

庆城县“扶勤诫懒”管理模式 显干部作风 转社风民风

来源:庆城县转改办 发布时间:2018-07-02 13: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庆城县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愿望不强、脱贫致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深入调研走访贫困群众,创新建立了扶勤诫懒积分制管理模式,把实际行动量化为积分,在扶贫“爱心超市”兑换物品,激发了内生动力,转变了社风民风,具体有四个方面:
  一是“爱心超市”搭平台。按照“布局合理、面积适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和有场地、有门牌、有货架、有物品、有制度、有台账、有标价、有专人管理的“八有”标准,在每个乡镇建设1个扶贫“爱心超市”,通过引导企业、爱心人士、帮扶单位捐赠,动员党员干部募捐,利用村级奖励资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资金采购等方式,募集粮油、小型农机具、衣物等生产生活必需品,供贫困群众以积分兑换所需物品。目前,4个试点村(高楼乡杨塬村、玄马镇柏树村、蔡口集乡高塬村、桐川镇张旗村)扶贫“爱心超市”已建成运营。
  二是积分管理做抓手。积分以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培育、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关心公益和落实“一户一策”等情况为依据,采取“基础评分+奖励加分+物资奖励”的模式进行累计,根据累计积分、贫困家庭实际情况实行奖励。对救济性贫困户,以兑换粮油、小型农机具、衣物、学习用品等生活用品奖励为主;对扶持性贫困户,以技能培训、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生产物资奖励为主;对积分较高的贫困户,优先推荐参加脱贫标兵、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三是村民自治强保障。坚持把积分制管理与村民自治结合起来,结合村情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公共设施维护、矛盾纠纷调处等乡村治理,激励鞭策贫困群众形成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崇尚文明、热爱公益的良好风尚,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邻里和睦、管理民主,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
  四是扶勤诫懒生动力。根据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主体作用发挥情况,以奖励为主,惩戒为辅,对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热心公益事业的贫困群众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游手好闲、参与赌博等的贫困户,采取批评教育、公开曝光、拉入黑名单等措施予以惩戒,教育引导贫困人口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进取意识,增强摆脱贫困的决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引导依靠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变“输血”为“造血”,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