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庆城县人民政府

市生态环境局庆城分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621021/2023-00044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2-07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部门文件

庆环发〔2023〕46号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 【字体:

 

 

 

 

 

 

 

庆环发〔2023〕46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庆城分局

关于印发《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庆城分局

                                 2023年523  

 

 

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确保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圆满完成,结合我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认真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工作,推动我县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职能规范化、执法装备现代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机构管理制度化、执法办案信息化,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服务群众、作风过硬、敢于担当、能打胜仗的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

二、组织领导 

成立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股(室、站)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执法队办公室,具体负责规范化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

三、建设内容

(一)机构职能规范化。落实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单位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甘环执法发﹝2023﹞20号)文件要求,明确职能定位,加强人员管理,保障经费开支,规范运行机制,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实行“全员执法”,探索“局队站合一”运行模式。进一步明晰职责边界,严格对照执法事项清单开展执法,实现全方位履职。加强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水务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完善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着力构建部门间无缝衔接的监管机制。

(二)执法装备现代化。按照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0年版)》中县级对应的配备标准,结合我县实际配齐配全执法装备。严格装备管理使用,建立完善执法装备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装备存放场所,做好执法装备的报废、补充和更新,建立装备使用管理台账,提高执法装备使用效率。按照《生态环境执法标识样式及制作规范》规范应用执法标识。建立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台账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规范执法服装管理,全面完成执法人员统一着装,建立常态化队列训练制度。按照“谁配发谁监管”的原则,细化制定管理制度,明确服装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发领用、队容风纪、档案管理、废旧制式服装回收处置等具体事项。

(三)队伍建设专业化。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强化政治和业务学习,落实集体决策制度,制定重大事项决议清单。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与执法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执法人员廉洁守纪承诺制度。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要求,切实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申领、考试和管理工作。严格新招录人员准入门槛,提高执法人员学历水平。加强岗位培训,实行全员轮训制度,按要求接受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积极推荐执法骨干参加“百千万”执法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执法与监测联合培训制度,深入推进测管协同,将现场监测等内容纳入执法培训计划,探索实行纳入执法体系的监测人员持有执法证、执法人员持有现场监测上岗证。坚持“全年、全员、全过程”执法大练兵模式,着力丰富练兵形式、提升奖励层次、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建立激励表彰制度,促进执法、办案能力“双提升”。

(四)机构管理制度化。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生态环境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手段充分运用。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推行以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为重点的清单式执法检查,建立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问题销号的排污许可执法监管机制。建立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区域交叉检查、专案查办、案例指导等制度,统筹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能。深化部门联动,健全线索移交、行刑衔接、执法监测等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两法衔接”。建立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执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查处工作登记报告制度。加强队伍保障,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提高职业伤害保障水平,落实表彰奖励政策。

(五)执法办案信息化。完善信息化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强化信息化应用,确保所有持证执法人员在移动执法系统设立账号,按要求开展执法检查。提升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水平,督促重点排污单位按照自动监测设备并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提高非现场执法能力,以自动监测为基础,融合工况监控、视频监控和用电监控等物联网监管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预警管理,提升智能化发现问题的能力。

、工作步骤

(一)启动实施阶段(20235月底前)制定印发《庆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质量与时限要求。

(二)本级创建阶段(20235月至2023年7月底前)。按照县级规范化建设标准,于2023年7月底前完成规范化示范创建与自评工作,并上报市局参与复核评估。

(三)复核评估阶段(2023年8月至12月底前)。2023年8月底前,迎接市生态环境局对我县执法机构检查评估,2023年12月底前省生态环境厅根据市生态环境局初核结果对我县执法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和复核评估情况进行抽查。复核评估结合书面佐证材料审查情况和实地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分,85分以上评为规范化单位,95分以上评为规范化示范单位并颁发牌匾,由省厅定期公布评估结果。未评为规范化单位的次年继续开展创建和评估工作。

、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创建工作,并及时研究解决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股(室)、综合执法队、监测站根据任务清单及建设标准中列明的责任、配合股室及完成时限,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确保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精心推进实施。各责任股室要牵头抓总,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按照任务清单及建设标准,认真分析研究,细化推进落实方案,各配合股室要主动作为,按照责任股室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结合执法大练兵和执法效能评估等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查、自评,把规范化建设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中,确保此次建设任务落到实处,按期完成。

(三)加强信息调度。各责任股室、队、站要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和存在不足,及时开展自我评估,局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股(室)、执法队、监测站工作进展情况的检查督导,各责任股室平时必须重视相关数据的采集和佐证资料的收集整理,于每月末将已完成及阶段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数据和佐证资料报执法队办公室,执法队办公室汇总后上报市局。对工作不负责任,进展缓慢或无进展的股室将在全局通报批评。

 

附件:1.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

 

 

 

 

 

 

 

 

 

 

 

 

附件1

 

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长:徐智渊   党组书记、局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

        行政执法队队长

副组长:邓荣炯   党组成员、副局长、县生态环境保护综

        行政执法队队长

       张小飞   党组成员、副局长、县生态环境保护综

        行政执法队队长

       刘志飞   副局长

成  员:蔡生杰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专职副队长

       梁小庆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八级职员

       蒋龙龙   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

       张连鹏   办公室主任

       朱文成   执法队办公室主任

       何  磊   大气环境管理股股长

       张继铭   土壤环境管理股股长

       张可馨   财务股股长

       李  凡   综合股股长

聂金栋     执法一中队队长

       杨永刚     执法二中队队长

       樊文亮     执法三中队队长

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安排部署、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创建工作,并及时研究解决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执法队办公室,邓荣炯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朱文成同志负责办理日常业务。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筹办有关会议、研究起草相关文件,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收集整理创建工作资料,及时向领导小组请示报告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提出工作建议,按要求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等,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附件2

 

庆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标准

责任股室

自评得分及

扣分说明

印证材料

目录

一、机构职能规范化(27分)

1.完善执法机构管理(21分)

规范运行机制

(11分)

1.发布地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2分)

执法队

 

 

2.明确机构职能,完善内部执法流程;(2分)

3.解决行政执法主体资格问题;(1分)

4.强化行政执法职能,将人员编制向执法岗位倾斜;(4分)

办公室

 

 

5.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登记台账和归档制度。(2分)

执法队

 

 

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6分)

1.制定行政执法履职制度或实施细则;(4分)

执法队

 

 

2.建立执法办案绩效考评机制,将办案情况作为各级各类表彰的核心评价标准,加大查办大案要案评分权重。(2分)

推行“局队站合一”(4分)

1.探索运行“局队站合一”运行方式;(2分)

办公室

 

 

2.监测站具备执法监测能力,暂不具备的由有资质、能力强、信用好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执法监测。(2分)

监测站

 

 

2.规范综合行政执法职能

(6分)

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6分)

1.会同自然资源、住建、水利、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联动机制;(4分)

执法队

 

 

2.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制度。(2分)

二、执法装备现代化(25分)

3.推动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18分)

完成装备配备(13分)

1.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0年版)》中县级对应的配备标准,配齐以下标配装备:

财务股

 

 

①执法执勤专用车;(按一线执法人数配齐得4分,每少1辆扣1分,未配备不得分)

②个人移动执法设备(包括移动执法包、移动执法终端);(2分)

③现场执法辅助设备(包括测距仪、流量计、采样设备、无人机、数码照相机、红外摄像机、快检试剂包、热成像仪、粉尘快速测定仪、多参数其他检测仪、手持式光离子化检测仪、油气回收三项检测仪、微风风速计、便携式水污染物监测设备等);(全部配备得4分,每少1类扣0.5分)

④通讯和办公设备(包括固定电话、传真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便携式快速打印扫描仪、投影仪);(1分)

⑤信息化设备(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维护等);(1分)

2.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合理增补选配设备,完善装备品类和数量。(1分)

执法标识应用(3分)

按照《生态环境执法标识式样及制作规范》所列标准应用执法标识:

财务股

 

 

1.执法执勤车辆;(1分)

2.执法装备;(1分)

3.建筑物及办公用品。(按规范全部应用得1分,每少1项扣0.1分,未应用不得分)

严格管理使用(2分)

1.建立执法装备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装备存放场所,及时做好执法装备的报废、补充和更新、维护,提高执法装备的使用效率;(1分)

财务股

 

 

2.建立装备使用管理台账,明确领用要求。(1分)

 

4.全面统一制式服装(7分)

着装管理规定(2分)

1.建立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台账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发领用、队容风纪、档案管理、废旧制式服装回收处置等具体事项;(1分)

财务股

 

 

2.建立健全本单位制式服装和标志配发管理台账。(1分)

服装配发(5分)

1.所辖地区执法人员制式服装和标志是否全部配发到位;(全部配齐配全得4分,未配齐配全得2分,未配发不得分)

财务股

 

 

2.建立常态化队列训练制度,并严格执行。(1分)

执法队

 

 

三、队伍建设专业化(24分)

5.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7分)

党组织建设(3分)

1.健全党组织,严格组织生活制度;(1分)

办公室

 

 

2.制定年度党建工作和学习计划,加强政治、业务学习;(1分)

3.落实集体决策制度,制定重大事项决议清单。(1分)

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4分)

1.组织开展专题党课,结合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1分)

办公室

2.设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等载体或树立党员业务能手、最美环保人等典型榜样;(1分)

3.结合工作业务,开展评优评先活动;(1分)

4.实行执法人员廉洁守纪承诺制度,严格执行纪律要求,自觉接受监督。(1分)

6.建立人员资格管理制度(5分)

严格执法资格管理(4分)

执法人员全部持证。(持证比例100%得4分,持证比例90%以上得2分,未达到90%不得分)

执法队

 

 

提升执法人员学历水平(1分)

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取得法学类或生态环境相关专业学位占比50%以上;(1分)

办公室

 

 

 

7.构建执法岗位培训体系(8分)

加强岗位培训(4分)

1.实行全员轮训机制;(1分)

执法队

 

 

2.按要求接受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1分)

3.积极推荐执法骨干参加“百千万”执法人才培养工程;(1分)

4.针对辖区乡镇开展执法培训。(1分)

建立执法与监测联合培训制度(4分)

1.建立执法、监测联动联训机制,制定工作计划、部署联合行动与培训;(2分)

监测站

 

 

2.探索实行纳入执法体系的监测人员持有执法证、执法人员持有现场监测上岗证,深入推进测管协同。(2分)

8.持续开展大练兵活动(4分)

推进执法大练兵活动(4分)

1.建立本辖区执法大练兵工作机制;(2分)

执法队

 

 

2.建立激励表彰制度,促进执法、办案能力“双提升”。(2分)

办公室

 

 

四、机构管理制度化(15分)

9.健全执法监管机制(5分)

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3分)

1.建立完善“两库一单”,严格落实抽查要求;(2分)

执法队

 

 

2.推行以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为重点的清单式执法检查,建立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问题销号的排污许可执法监管机制。(1分)

执法队

 

 

建立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2分)

1.建立本地区执法正面清单并向社会公开;(1分)

执法队

 

 

2.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1分)

10.建立执法联动协作机制(3分)

建立专案查办制度(1分)

建立专案查办制度,实施重大案件专案专办。(1分)

执法队

 

 

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2分)

1.持续优化本地区“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1分)

执法队

 

 

2.对重大案件实施部门联合督办或选取典型案例汇集剖析。(1分)

 

 

 

11.建立完善队伍保障机制(7分)

预防执法干预(1分)

建立领导干部和内部执法工作人员违法违规过问和干预生态环境执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查处工作登记报告制度。(1分)

办公室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1分)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容错正面清单和纠错对策清单。(1分)

 

 

加强人员保障水平(5分)

1.为一线执法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1分)

财务股

 

 

2.为一线执法人员缴纳工伤保险;(1分)

3.为一线执法人员购买第三方意外保险;(1分)

4.为本单位人员提供每年不少于一次体检;(1分)

5.为本单位人员提供心理健康和疾病预防的咨询服务。(1分)

五、执法办案信息化(9分)

12.构建执法信息化管理体系(4分)

完善信息化制度及人员配备(2分)

1.建立本单位信息化管理机制;(1分)

办公室

 

 

2.指定专人承担本级系统管理员角色,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管理工作。(1分)

执法队

 

 

强化信息化应用(2分)

本单位所有持证执法人员在移动执法系统设立账号,且每月人均上报检查记录不少于5条。(2分)

执法队

 

 

13.完善自动监控执法体系(5分)

提升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水平(2分)

督促重点排污单位安装VOCs、总磷、总氮、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实现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联网全覆盖。(2分)

监测站

 

 

提高非现场执法能力(3分)

1.建立非现场执法检查工作机制;(1分)

执法队

 

 

2.推行环保设施用水、用电监控等物联网监管方式;(1分)

3.通过无人机、无人船、走航车、卫星遥感等手段查办案件。(1分)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庆城分局            2023523日印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