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庆城县人民政府

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621021/2024-0005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4-0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部门文件

庆城县农业农村局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庆城县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全面推进法治农业建设为主抓手,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依法行政,组织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法治建设为了做好农业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制定了2023年庆城县农业农村局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党委委员、副局长为副组长,各二级单位和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相关单位和股室日常抓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了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重大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等制度,强化工作守则和责任追究、保密制度、证件管理、学习培训等人员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监督廉政制度和投诉举报受理等制度。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相关信息。同时,我们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度有总结。同时,根据法治政府考核要求,认真分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及时总结盘点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检查梳理工作成效,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工作改进建议,督促各二级单位和相关股室抓好工作落实。

2、加强审批服务,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办事更省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决策部署,精准摸清政府权力“底数”,推进事项“清单式”管理,扎实开展事项流程优化再造,逐事项逐环节精简材料、归并流程、压减时限、统一表单。梳理编制《庆城县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办事指南》和《一次性告知单》,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了清晰化指引。目前,全系统共编制政务服务事项123项,事项承诺时限压缩100%,即办件率达到100%,县政务大厅事项提前办结率达100%,时限内办结率达100%。二是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扎实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将各单位事项向审批股室、政务大厅、一体化平台集中,归集整合为投资项目、市场监管、不动产登记、纳税服务、公积金等8大综合受理窗口,推行“一站式、一窗式”办理和“集成办”、“异地办”,实现“进一扇门、办一揽子事”。三是积极实施“一网通办”,让办事更舒心。按照省、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部署,围绕“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标,落实好“指尖办、掌上办、自助办”服务模式,加快平台系统融合对接、数据共享、互联通办,拓展“甘快办”APP应用。目前,自助终端办件量245件。全县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为100%。

3、加强执法监管,全力保障农业农村安全一是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今年,我局与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强了对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大了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等禁用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和生产环节。认真开展了以蔬菜生产基地、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等为内容的监督检查4次,开展例行抽检43批次,其中,配合部、省、市级抽检样品488 个,县级定量检测样品数442个,乡级定性检测样品数1500个,合格率均在99.8%以上,全年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同时积极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对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实行全程质量监管,推进我县“三品”认证工作快速发展。全县认证“三品一标”企业、合作社共5家、产品5个,其中绿色食品4个,分别是金诚果蔬有限公司、丰泰果业专业合作社、庆安果业专业合作社、天欣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均为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产品为黄花菜;认证绿色食品面积0.7701万亩,认证产量0.9692万吨,地理标志认证面积63.144万亩。同时,做好绿色食品认证续展、年检工作。今年,督查合作社、企业和超市用标规范、假冒用标情况7次,省、市抽检3次,合格率达100%,全县未发生重大“三品一标”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了“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二是全力做好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确保农用物资的安全投放,是我局农资市场安全大检查的重点工作。由执法队牵头,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了农资打假和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重点围绕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五大类农资经营门店和企业进行安全大检查。开展了集中整治联合查,重点区域包片查,不定期限突击查,违规门店、企业、合作社巡回查,依据“发票”回头查的“五查”活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11人(次),出动车辆115台(次),累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647家(次),其中种子121家(次),农药169家(次),肥料138家(次),兽药16家(次),饲料31家(次),养殖企业157家(次),农产品生产企业4家(次)。检查农作物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兽药、饲料品种130多个,数量达2万多公斤。依法没收过期、限用农药242瓶(袋),没收不合格兽药17盒(袋),没收过期饲料396袋,销毁不合格农产品(黄花菜)2000kg,总货值共计2.314万元。在市场检查的同时,积极开展了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今年共立案查处25起,结案25起,罚款5.09万元。有效遏制了农业违法行为的发生,消除了农资市场的安全隐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全面开展“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根据省、市、县文件要求,我局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年共制定年度任务23个,其中本部门14项,跨部门9项,涉及检查对象59家。参与检查人员130人次,抽查任务完成率100%,检查结果全部按规定进行了公示。

4、加强规范监督,全力推进依法履职一是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认真履行“一把手”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把关,全面完成了全年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二是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我局严格按照省政府的统一标准,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和必须保密的外,积极主动公开信息,实现政府信息工作透明、公开。今年,我局在庆城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412条,其中农业信息110条。在庆城农业发布农业信息343条,其中被中央级媒体采用2条,省部级采用27条,地厅级采用86条,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扩大了信息宣传面,提高了群众知晓率。三是规范开展法制审核监督。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行政行为实体合法、程序合规。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与庆城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经常参与重大项目谈判及法律文书起草等工作,为提升决策科学化、法制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执法证件统一换证、审验与专项清理工作。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核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核、备案清理机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到规定要求。四是积极开展信访维稳工作做好全国两会、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启动24小时领导带班、工作人员值班制度,启动信访信息“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切实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瞒报。将信访维稳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深入剖析,制定方案应急预案,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确保全年没有发生因信访处置不力而引发的恶性群体性事件。

5、加强相关法治制度建设,推进司法活动公开公正。县农业农村局认真执行农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准则和重大农业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执法制度,做好行政处罚案卷的审核工作,对农业行政执法案件重点从执法程序、处罚自由裁量度、处罚文书制作等方面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核,确保我局承办的农业行政处罚案件合法公正。按照规定公开农业行政处罚等结果信息,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推动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配齐了相关设备。

6、加强普法教育,全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局领导带头学法。建立局党组集体学法制度,坚持班子成员带头学法、模范守法,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庆阳市干部法律知识网络学习,确保每个干部学法不少于1200分钟。三是按照学法计划,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甘肃省肥料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业机械报废更新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组织执法人员系统学习掌握行政执法基本常识、农业法律实体规定、农业执法程序规则、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等行政法系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四是组织开展2023年度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全面提升公务员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支“讲规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队伍。五是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今年共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77户,通过学法用法示范户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六是落实普法责任。根据“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强化农业部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明确普法责任分工和普法任务,开展“农业法律进企入社”活动。集中力量深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进行宣传、检查、告知等。面向社会开展以案释法工作。充分利用农民培训、农业节会、展会等重大活动,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和展板、召开现场会和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法律法规咨询、农民信箱等多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宣传涉农法律法规。通过宣传,农民群众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政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执法人员缺少系统的培训,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对政策法规的把握能力不强;二是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仍不够深入。普法宣传氛围不够浓,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活动开展受客观条件制约,有时紧时松现象。

、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局将继续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做好依法履职、制度落实、政策宣传、政务公开等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工作创新合力,为我县“三农”工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农业农村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举措。加强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等职责,确保年度法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落实普法责任。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八五”普法规划,全面深化“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深化农业农村法律宣传活动,扩大农业普法受众面,增强普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从教育、考评和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感,把队伍精湛的业务、一流的服务、良好的形象展示给广大人民群众。强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和办案业务的学习培训,深化行政执法证据意识、程序意识、规范意识,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执法队伍。四是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执法行政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完善执法案件办理运行机制,改进执法方式、讲究执法艺术、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办案质量。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各程序、各环节都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和完备的文书体现。在文书规范制作和案卷标准化归档中力争精益求精。五是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放管服”改革,打造权力运行的阳光平台,抓好行政处罚结果网上公开落实。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