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庆城县人民政府

高楼镇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XXGK/2017-38 发布机构: 高楼乡
生效日期: 2017-09-1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府文件

高楼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13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实履行农业生态环保工作职责,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落实,扎实有效推进,确保取得实效,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开展全乡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目标,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突出地膜“白色污染”治理、畜禽粪污治理、农田废弃物污染治理和农田“化学污染”治理,着力解决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低、畜牧养殖监管不到位、草原植被保护监管意识不强、农作物秸秆利用水平低、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和土壤有害物超标等污染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为建设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和幸福美好的新高楼做出努力。
  (二)任务目标
  从2017年3月份开始,到12月结束,在全乡集中开展以废旧农膜、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和农药化肥等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行动,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17年,全乡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粪污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乡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二、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3月10日—3月20日)
  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确保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具体有效。
  (二)全面自查阶段(3月21日—4月20日)
  按照实施方案,以废旧农膜回收、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节肥节药技术推广等为重点,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隐患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摸排检查,做到全覆盖、底子清、情况明。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坚持即知即改,跟踪督促落实。将自查工作进展情况于4月20日前报乡办公室。
  (三)集中治理阶段(4月21日—10月20日)
  对照自查建立的工作台账,对排查阶段未完成整改的隐患问题,深入分析研究,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限要求,责任到人,集中整治整改,逐项销号落实。于10月20日前将工作情况报乡办公室。
  (四)总结验收阶段(10月21日—12月1日)
  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自查验收,认真总结经验,评价工作成效,分析问题差距,针对本领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点,建立健全指导有力、长期管用的制度规定,形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工作机制。各村委会于12月1日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报县农牧局。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抓好“白色污染”治理
  1、提升回收加工能力。争取在全乡建立1-2个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点,确保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能正常开展回收加工工作。充分发挥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回收加工能力。
  2、落实扶持奖补政策。积极落实“以旧换新”,优惠收购废旧农膜等扶持奖补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主动清理残膜的积极性。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站点进村入户,上门收购废旧农膜,方便群众交售。
  3、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查处0.01毫米以下超薄地膜上市销售,从源头上减少废旧农膜残留,降低回收难度。
  (二)加强养殖无害化处理,开展排泄物污染治理
  1、养殖场(小区)粪污无害化处理。各村要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粪污无害化处理能力逐户进行排查,摸清养殖企业污染情况,配合上级部门采取关闭、搬迁或限期整改等措施,坚决予以纠改;乡兽医站要督促规模养殖场(小区)做好畜禽疫病防治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2、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乡兽医站对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散养密集区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在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等畜禽粪污产生集中区,要配套建办沼气工程,开展粪污集中回收利用。在村庄分散养殖区,因地制宜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厕所、棚圈、日光温室)户用沼气建设,努力实现“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利用,推进节柴灶、太阳能使用。
  3、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各村要坚决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限养区新建水产养殖设施,逐步关停取缔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池塘;有序实施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开展健康化养殖,实施增殖放流。
  (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开展农田废弃物污染治理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地下水易受污染地区,优先种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发展特色林果业,应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地表水过度开发的地区和地下水超采区,要适当减少小麦、玉米等用水量较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改种耐旱经济作物,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开展退地减水试点工作,逐步压减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范围内的耕地、河道内开垦的耕地以及土地二轮承包后新开荒的耕地,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项目,对现有灌溉的耕地实施综合治理,减退耕地和用水量。
  2、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重点抓好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高效农田节水、脱毒马铃薯种植等旱作技术推广。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膜下滴灌、垄膜沟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并在具备灌溉条件的村全面推广使用。
  3、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各村要积极配合环保部门落实秸秆禁烧措施,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1)秸秆饲料化利用。在肉牛、肉羊养殖集中区,推广玉米秸秆青贮、黄贮,小麦秸秆氨化技术,实现秸秆饲料化利用。
  (2)秸秆肥料化利用。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过腹还田、沤化还田和高茬收割技术,实现秸秆肥料化利用。
  (3)秸秆气化利用。有条件的乡、村积极探索推广秸秆气化技术,实现秸秆燃料化利用。
  (四)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防治化肥农药污染
  1、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在小麦、玉米和苹果等特色农产品集中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配置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
  2、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积极推广物理、生物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严禁使用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3、实施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行动。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摸清全村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物种类、污染区域、污染程度、污染趋势等现状。摸清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对产地农产品的污染程度。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农产品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在轻度污染区,通过推广低镉积累品种、加强水肥管理、改变农艺措施等修复;在中、重度污染区,开展农艺措施修复治理,通过品种替代、粮油作物调整和改种非食用经济作物等方式,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少数污染特别严重区域,划定为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区。
  四、强化保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上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乡设立办公室,负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督查和推动落实,领导小组各成员要靠实责任,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各村也要以村组来进行组织,明确目标任务,推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引导。要结合农业科技下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采取专题办班、现场咨询、印发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知识,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做法,在电视,魅力高楼微信平台等媒体上刊发和播出,在全乡形成人人关心农业环保、人人参与农业环保的浓厚氛围。
  (三)从严督查考核。乡上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为对各村今后单项考核内容,定期进行督查评估,年终考核兑现奖惩。各村要每月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农时季节和工作需要,每季度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对各村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在全乡通报,限期整改。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