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庆城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庆城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3 10:03:09 浏览次数: 【字体:

庆城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庆城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庆城县统计局

庆城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8月18日)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甘政发〔2023〕5号)、《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庆政发〔2023〕16号)要求,庆城县认真组织开展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全县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按照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总体安排和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各乡镇普查机构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广大普查人员两年来的艰辛努力以及全县范围内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庆城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单位清查、普查登记、事后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任务,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23年6月19日,县政府成立了庆城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庆城县统计局。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组织实施原则,各乡镇均建立普查机构,为普查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统筹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积极参与,高效配合,共同推动普查顺利实施。

二、全面摸清家底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县300多名基层普查人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对我县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抽取的个体经营户,以及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逐一完成普查登记,根据普查对象的不同类别,相应采集其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有关数据。通过这次普查,全面普查了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数量、分布及基本信息,建立了完整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理清了各类单位的行业归属、经济类型、规模等关键属性,提升了经济总量核算的准确性,为全面掌握我县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撑。

三、科学规范实施

按照“坚持质量标准、坚持统分结合、坚持手段创新、坚持协作共享、坚持依法普查”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切实保证普查工作科学性、规范性。在方法运用上,采用先单位清查后普查登记方式,通过对我县境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清查,确保普查对象类型界定准确、普查单位不重不漏。在单位清查基础上,对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对个体经营户进行抽样调查,对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同步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在技术手段上,通过全国统一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使用手持移动终端小程序采集基层普查数据,支持普查对象网络自主填报,推进投入产出调查电子统计台账应用,提高普查人员管理与培训信息化水平。通过这次普查,进一步夯实了统计基础,加强了重点领域统计监测,深化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向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统计工作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四、确保数据质量

庆城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实行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普查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压紧压实普查数据质量责任。15个乡镇普查机构认真执行普查方案,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多措并举开展培训指导,组织基层普查人员严格按照普查流程、质量标准进行数据采集与审核,确保源头数据质量。扎实开展普查数据质量监测分析,坚持边普查、边审核、边检查,各专业做好审核验收,全面开展数据核查。为检验庆城县普查工作成效和普查数据质量,普查登记结束后,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事后质量检查,对全县15个乡镇进行了登记规范性和主要指标核查。结果显示,庆城普查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低于5‰,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总体来看,庆城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组织实施科学规范有序,普查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庆城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县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623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相比,增长63.94%;从业人员2.92万人,增长18.89%;个体经营户8758个,增长58.57%;从业人员1.26万人,增长42.9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