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小菌棒撑起乡村振兴大梦想
近年来,庆城县立足资源禀赋,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链条延伸,推动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今年,庆城县计划生产食用菌菌棒3500万棒,鲜菌产量5000吨,目前已完成菌棒制作1860万棒,生产鲜菌2366吨。小小的菌棒,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据悉,庆城县在巩固原有驿马东滩、高楼苏家店、驿马韦老庄3个食用菌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建了驿马儒林上关、马岭2个基地,进一步扩大了产业规模。新基地采用了更先进的设施和管理模式,既节约了土地,又提高了综合效益。
“这个‘沪香6号’香菇,个头大、肉质厚,市场价比普通品种要高出很多。”在高楼镇苏家店基地,技术员王师傅正仔细检查菌棒生长情况。今年,庆城县引进了香菇“沪香6号”“919”“912”“七河9号”,以及羊肚菌“六妹”“七妹”等6个新品种,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结构,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新品种的推广不仅提高了产量,还优化了种植周期。例如,羊肚菌“七妹”适应性强,可在冬季种植,填补了传统食用菌生产的空档期,实现“全年有菇”。此外,县里还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培训农户,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确保菌菇品质稳定提升。
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让企业受益,更让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在马岭食用菌生产基地,村民张大姐一边采摘香菇,一边笑着说:“以前种地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在基地打工,一个月能拿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
除了鲜菌销售,庆城县还积极推动食用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同时,依托电商平台,菌菇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生产,从单一品种到多元发展,庆城县的食用菌产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一根根菌棒,承载着农民致富的希望,也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在这片充满生机的黄土地上,小菌棒正撑起大产业,托起农民的小康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