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民俗陈列馆(兰香旧居)简介
赵兰香旧居位于庆城县南大街钟楼巷18号。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是一处坐北向南的普通四合院。20世纪七十年代,四合院在城镇建设中被拆除改建。2015年,庆城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故居原貌,并在这里举办庆阳民俗文化展览。第二年,恢复重建工作完成。恢复重建后,故居占地950平方米,有3间正房、3间厢房和2孔窑洞。故居整体上采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庆阳民居的建设风格,大体上还原了它的历史风貌。故居里面设置了4个展室,分别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陈列室、八路军385旅陈列室、赵兰香革命事迹展、庆阳民俗文化陈列室。布展面积共计520平方米。旧居现由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管理。
赵兰香是甘肃省庆城县人,1923年10月出生。那时候,庆城县还叫庆阳县。1936年12月,红军中央教导师进入庆城的时候,赵兰香正在庆阳女子小学读书。这所学校是国民党创办的,只有1个教师、10多个学生。红军进城以后,教师逃走,红军接管了学校,开始改革教学内容,给学生传授革命思想,女子小学就成了庆阳县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阵地。这个时候,赵兰香思想活跃,很快就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庆城最早走上革命道路的女青年。
1937年7月,赵兰香毕业后,留在女子小学当教员。1941年7月,她与驻防庆城的八路军三八五旅副旅长耿飚结为革命伴侣。这件事情,她的家人本来是不同意的。尤其是她的父亲赵占海,坚决反对。赵占海是个小商人,家里的日子过得还可以,但只有赵兰香这一个女儿。赵兰香的父母本来是想给她在当地找个富裕一点的人家,好让他们有个依靠,而不是嫁给一个走南闯北、前途未卜的革命军人。但是,赵兰香的态度很坚决,最终还是冲破了家庭的阻拦,与耿飚走在了一起。
赵兰香和耿飚结婚后,过了一年,就是1942年,按照组织上的安排,耿飚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第二年,赵兰香也离开庆城到了延安,在延安大学的中学部学习。又过了一年,就是1944年,她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学习结束之后,又跟随耿飚先后在晋察冀、华北、西北等地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耿飚被派往欧洲从事外交工作,担任驻外大使,赵兰香就以大使夫人的身份开始了20多年的外交官生涯,长期担任驻外使馆秘书。到1970年代,他们回到国内,赵兰香又先后在中联部、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
从1943年离开庆城以后,赵兰香一直忙于革命工作,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到过庆城。直到上世纪90年代,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她才有时间时常回到庆城。虽然离开庆城很长时间了,但是她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一直和家乡的人们保持着联系,也一直在为家乡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她最关心的是儿童失学问题。2000年以来,她捐资修建了“兰香小学”,又出资设立“赵兰香庆阳女童教育基金”,每年发放救助金二三十万元,资助二三百名贫困女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