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
庆城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位于庆城县庆城镇北大街西侧,南距什字街200米。现为庆城县中街幼儿园校区,有框架结构办公楼一幢。东临北大街,与普照寺广场相望,南邻商铺,西邻居民区,北邻原庆城县粮食局家属楼。
红军教导师,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第三科。红大成立于1936年6月1日,其任务是训练军事干部。根据培训对象分为三个科,第一科训练军团以上的高级干部,第二科训练营级、连级干部,第三科训练班排干部;第一科、第二科驻陕北保安县,第三科驻甘肃环县木钵。周琨任第三科科长(即教导师师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
西安事变发生后,驻守庆阳城的东北军第一O九师于1936年12月27日撤往西安,红军教导师随即移驻庆阳城,师部设在庆阳城北街“永茂隆”(庆阳八大家之一韩寿长的字号)商号院内。院内有房屋10余间。1937年春,教导师与红二、红四方面军的两个步兵随营学校合并组成抗大第二校。3月份起改称抗大步兵学校,对外仍称红军教导师,有学员1400余人,多系红军中的班排干部,主要领导人员未作变动。
教导师进驻庆阳不久,蔡畅率中共陕甘宁省委工作团也来到庆阳城。教导师除完成教学和训练任务外,还与省委工作团配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4月,红军教导师与陕甘宁省委工作团发动和领导针对庆阳大地主冯翊清的“反冯斗争”,推动庆阳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向纵深发展,直接出面组织领导这场斗争的是教导师民运科和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教导师的学员相继毕业,步兵学校在庆阳的建制随之撤销。教导师的一部分干部进入八路军随营学校,开赴山西八路军总部继续办学,一部分留陇东工作。
终审:赵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