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庆城党史>红色故事>详细内容

黄润给毛主席演戏

来源:庆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4-02-28 08:59:11 浏览次数: 【字体:

黄润是庆阳县三十里铺区一乡黄家洼村人。幼年读过私塾,当过羊倌。14岁时父母双亡,独自持家务农,因而从小就培养了吃苦耐劳、乐观向上、思想活跃、爱好文艺等优秀性格。

黄润从小就喜欢唱戏、唱山歌、耍社火。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解放区的民间社火活跃起来,在一乡、二乡群众的推举之下,他被确定为三十里铺的社火头,三十里铺区社火队在他的鼓动之下很快组织起来了。在春节前后的农闲时间里,他和社火队的积极分子们利用当地耍社火、扭秧歌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给旧社火、旧秧歌的歌曲配上动员群众支持抗战、防特锄奸、减租减息、变工互助、发展生产、讲究科学、扫盲识字、移风易俗等积极向上的新歌词,组织社火队细心排练,巡回演出,不但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而且使群众深受教育。

1944年春节期间,庆阳县组织县内5个区的社火队来庆城表演,黄润带领的三十里铺社火队的社火节目群众最爱看。他们除了表演《旱船》《推小车》《走马》《打花鼓》等传统社火节目外,还演出了自己新创作的秧歌剧《夫妻开荒》《黑牛耕地》《减租》《王麻子变工》《种棉》《劝二流子务正》《懒癀转变》等新节目。由于他们所演剧目都取材于老百姓身边的实际生活,真实生动,而且剧情紧凑,开门见山,老百姓听起来熟悉,容易接受,很受启发。群众看了他们演出的社火节目后都纷纷议论:“耍的是咱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事情。”“庄稼人能够搞出这样的好东西来,实在不容易!”这些剧目不但丰富了群众闲暇时间的文化生活,也很好地宣传了发展生产、减租减息、防奸斗争、军民互助等党和政府倡导的方针政策。陇东分区地委和专署特地给三十里铺社火队奖励了一面题有“向前努力”字样的锦旗,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剧目水平,丰富社火内容,推动旧社火改造和新秧歌运动的开展,为宣传党的抗战政策和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做出更大贡献。

在农闲时间,黄润不但组织三十里铺社火队的十几个人经常排戏、扭秧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他还利用社火队容易聚集人气这一优势,组织本村群众办冬学,扫盲识字。冬学刚开始,本村群众当场就有30多人响应黄润的号召,报名参加了扫盲识字班。他和冬学教员一边教群众识字学文化,一边教他们唱曲子、扭秧歌。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了群众识字学习的兴趣,渐渐地,前来参加扫盲识字的群众不断增多。他们这种教学方式被邻近的其它村子借鉴后,报冬学班不积极的问题得到解决。史家店村在动员群众参加冬学的大会上只有8个人报名,效仿三十里铺黄润办冬学的方法后,调动了群众的学习兴趣,每天不但来得早,而且回去后又到处宣传:“冬学真美气,识字不算,又唱又玩。”群众受到鼓动,就主动来参加,学员一下子就由8名增加到46名,而且还常常有10多个人来旁听。

1944年10月,陕甘宁边区在延安召开文教卫生英模代表大会。鉴于黄润的突出表现,他被陇东分区评选为陇东秧歌队的代表,出席会议。接到通知后,黄润非常高兴,他激动地一口气翻山越岭就跑到了延安。当时,在延安桥儿沟的鲁迅艺术学院里,贺敬之、王家乙、田家芬、丁玲等著名艺术家、文学家热情地接待了黄润等英模代表。会议开始的前几天,黄润接到通知,说中央领导要看三十里铺社火队编排的《减租》小戏。贺敬之、王家乙和黄润自然十分高兴,他们赶忙对《减租》重新进行演练。这个小戏的主要剧情是:政府号召减租减息,但村子里有个叫张老好的佃户被减租后,地主董黑霸就跑到他家里来威胁说:“张老好,我哪点对你不好?你种老子的地,把你家大的吃老,小的吃大,还要减租!如果再不交租就滚蛋!”张老好没办法就明里答应减租,暗里不减,仍然给董黑霸交租。张老好的儿子就将这事告诉了乡长。乡长当即来到张老好家揭露了董黑霸的阴谋,教育了张老好,保证了政府减租政策的落实。这个小戏,剧情虽然简单,但说服力很强。排练过程中,贺敬之扮演张老好,黄润扮演乡长,王家乙扮演地主董黑霸。两位艺术家耐心地给黄润不断指导演艺技巧,交流心得,使黄润这个泥腿子“艺术家”紧张的内心马上充满了自信,剧目的演出效果得到较大提高。这出戏的剧本后来经柯夫整理后,在1944年10月5日延安的《解放日报》上公开发表。

10月3日早饭后,黄润正要去开会,突然电话通知:毛泽东要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接见大会全体代表。黄润听了非常高兴,从桥儿沟到边区政府办公厅十几里路程,他一路小跑,一会儿就到了。来到办公厅时,毛泽东早已经来了,正在和代表们和气地谈着话。胡乔木见黄润来了,就把黄润和同时来的榆林地区的一位代表迎进门。这时,办公桌旁的椅子上已经坐满了人,黄润和榆林代表只好坐在门背后的椅子上。毛泽东看见后,就叫胡乔木招呼黄润他们俩坐在自己身旁的椅子上。刚坐定,毛泽东就用祥和的眼神看着他,温和地问道:

“你是哪个地区的?”

黄润站起来回答道:“陇东分区的。”

毛泽东又问:“哪个县的?”

黄润说:“庆阳县的。”

毛泽东还问:“你是什么代表?”

黄润回答:“我是秧歌队代表。”

毛泽东一听就高兴地说:“听说你们的秧歌演得很好,我们要看。以后还要好好干,要多演、多唱、多宣传,把你们周围的群众都发动起来。”听了毛泽东的话,心情非常激动的黄润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不大一会儿,大会就开始了。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作了《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讲话,朱德总司令讲了军队扩充问题,周恩来讲了国共谈判的情况,叶剑英总参谋长介绍了全国19个解放区的形势。会议开得生动活泼,鼓舞人心。

11月5日晚,光荣的时刻终于来到了,黄润和贺敬之、王家乙等在中央政府礼堂为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演出了自己主持编写的《减租》。毛泽东坐在观众席第二排的正中间,他聚精会神地看着他们的演出,不时地微笑着向他们鼓掌。当黄润他们唱到“高山上点灯四处明,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减租法令实在好,为了我们穷人来翻身。政府的法令真哟真公平,交得交来减得减,佃户主户都呀么都高兴……”这儿时,毛泽东就站起身来向他们鼓掌。这场演出使黄润备受鼓舞,他回到住处后,激动得一晚上都睡不着觉,下定决心,今后要好好当一个党的政策宣传员。

(本文摘自《陇东革命根据地廉政爱民故事》,中共党史出版社,有删改。)


终审: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