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五旅的第二次反磨擦斗争
镇宁事件平息之后,为了团结抗日,维护国共两党在陇东的合作局面,三八五旅旅长王维舟、副旅长耿飚向国民党甘肃省第三区专员公署提出《陇东纠纷第二步解决之意见》。三八五旅要求国民党当局纠正歧视陇东留守部队及一切造谣诬蔑破坏的行为,并保证以后不得继续发生;饬令各县地方政府切实帮助,督促限期完成留守部队的扩兵任务;在留守部队全数交还所缴获的镇原县常备队枪支的前提下,赔偿留守部队在宁县、屯字事件中受的损失,抚恤伤亡人员;在不违反三民主义及抗战纲领最高原则下,保障一切民众组织活动的自由(如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释放在镇宁事件中扣押的镇原县留守部队民运部和民众救亡团体的工作人员;撤退进驻赤城的第一六五师部队。
国民党当局对三八五旅的意见置若罔闻,继续策划制造新的反共磨擦事件,使陇东局势一直不能缓和。国民党陇东当局显然缺乏和平共处的诚意,即使在双方谈判期间,他们仍然小动作不断。西峰等地的正规军、保安队,不时地派出一个连、一个排进入八路军防区骚扰,抢劫群众财物,向八路军部队打冷枪。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由制造小规模的军事磨擦,发展到在几个地区向根据地军民发动较大规模的武装进攻,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这次反共高潮的重点地区是陕甘宁边区、山西和河北地区。在陕甘宁边区方面,封锁边区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纠集地方顽固势力,在边区西部陇东地区和南部关中地区发动进攻,袭击八路军,摧毁地方政权和群众抗日团体,捕杀工作人员。陇东方面的磨擦事件从1939年12月开始至1940年春结束,先在宁县爆发,随后扩展到庆阳、合水、镇原和环县等地。
在宁县方面,从1939年12月中旬到1940年1月,国民党调集正规军、保安队、壮丁队数千人,大举进攻县城,八路军被迫全部撤出。在合水方面,合水县保安队公然向警备第七团驻防部队挑衅。12月12日凌晨,警备第七团特务连攻入西华池镇,包围了县政府和保安大队部,打散保安队,俘获县长翟大勋等10余人,迅速控制局势,迫使钟竟成放弃了反攻合水的计划。
庆阳县方面,钟竟成与县长王致云在国统区派人监视、跟踪八路军驻西峰办事处工作人员,搜捕共产党员,并与第九十七师驻军在驿马关观察地形,划分防线,企图伺机扩大事态。在统战区,国民党把武器偷偷运进他们的区乡政府,企图组织反革命暴乱,还策动谭世麟等反动民团暗中与八路军留守部队作对。为避免发生类似宁县的事件,12月13日,在当地群众支持下,三八五旅接管了设在庆阳城的县政府驻旧城办事处和第三区防空监视哨等机关,扣留了办事处主任辛怀廉和第三区区长刘运泰等10余人。收缴藏匿的枪支200多条、子弹1万余发。与此同时,三十里铺等地的群众组织摧毁设在这里的庆阳县第四区公署,拘捕了一批保长、甲长和联保主任。至此,庆阳县驿马关以北地区的局势为三八五旅和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所控制。
双方在镇原的军事冲突最为激烈。12月14日晚,国民党调集西峰公署的6个中队和第九十七师一部,向县城发起攻击。面对国民党方面优势兵力的进攻,驻防镇原的七七Ο团第三营及随后前来增援的庆环分区独立第五营和七七Ο团部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12月下旬,八路军退守马渠、孟坝一线。在环县方面,国民党环县保安队(即土匪赵老五部)在边区境内捣毁区乡民主政府,袭击八路军驻军和党政机关。1940年2月中旬到3月中旬,三八五旅所属警备第二团和庆环分区独立第五营,攻占国民党环县县政府所在地甜水堡,摧毁了赵老五位于李家塬的巢穴,控制了环县的局势。
第二次陇东磨擦事件发生后,三八五旅立即向国民党甘肃省第三区行政公署提出抗议。194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名义通电全国,揭露国民党军进攻边区的真相。随后,在全国各界的谴责和边区政府、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的强烈要求下,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谈判。2月12日,边区政府派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为代表,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派保安处参谋长李学谟为代表,在西峰镇开始谈判。由于国民党方面毫无诚意,寻找各种借口拒不接受谢觉哉所提的五项条件,经过20多天谈判,最终仅达成一项互相释放被俘人员、暂时维持现状、听候双方中央解决的协议。八路军释放了翟大勋等人,西峰专署也恢复了八路军驻西峰办事处副官卫一吾等人的自由。谈判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争端,但基本缓和了陇东的局势。3月13日,谢觉哉离开庆阳返回延安时致函钟竟成,惜其“不效命于抗战之前线反而于抗战部队之后方从事磨擦”,晓之以国家民族存亡大义,促其悔然知返。
在第二次陇东磨擦事件中,三八五旅坚决抵抗国民党顽固派对陇东根据地的军事进攻,迅速平定国民党顽固派在合水、环县、庆阳3县的叛乱活动,稳定了陇东的局势,巩固了陇东的抗日民主阵地。磨擦事件平息后,三八五旅再次调整所属各部的驻防区域。七七Ο团团部由驿马关移驻白马铺,第二营被迫撤出镇原县城后,先移驻孟坝,随后又退到庆阳县夏涝池、白马铺、驿马关一线,第三营由驿马关移驻镇原县孟坝及唐家塬一带;警备第七团团部移驻西华池,第一营由合水移驻宁县春荣镇,第三营撤离宁县城移驻西华池整顿,特务连驻合水县城。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庆城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