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红军在庆城的早期活动
从1932年春季到秋季,由于陕西省委执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陕甘游击队在正宁县寺村塬、五顷塬创建的革命根据地相继失陷,被迫退入陇东的子午岭山区分散开展游击活动。在此期间,中共临时中央1932年4月指示陕西省委,要求从游击队中选拔中坚的有力队伍,编成为经常的正式红军。根据中央指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12月24日在宜君县转角镇宣告成立。这时,红二十六军实际上只有一个团,即由陕甘游击队改编的第四十二师第二团。
1932年12月至1933年4月,红二团在陕甘两省交界的旬邑、宜君、淳化、正宁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1933年6月,红二团南下关中失败,只有少数人员辗转返回根据地。这时,根据地的红军有红四团、耀县三支队、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陕北游击一支队等部分,共400多人枪,归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统一指挥,王泰吉任总指挥,高岗任政委,刘志丹任参谋长。10月,红军被迫放弃照金根据地,进入陇东子午岭山区与国民党追剿部队周旋。在子午岭山区活动期间,红军开始进入庆城境内,打击当地反动势力。1933年10月26日,在庆阳县三十里铺歼灭谭世麟民团军40余人,缴枪30余支,没收了天主堂一批药品器材,俘虏了2名外籍神甫。陕甘边区红军在庆城境内的活动,既打击了当地的反动势力,又鼓舞了当地民众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信心。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庆城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终审:赵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