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庆城党史>党史事件>详细内容

甘宁工委成立

来源:庆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5-03-31 10:37:55 浏览次数: 【字体:

1940年6月,甘肃工委在兰州遭到破坏,党在甘肃国统区的工作因而陷于停顿,工委所辖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由于失去与上级的联系而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面临着全国抗战开始以来最严峻的困难局面。1941年秋,工委负责人全部调回延安,工委领导机关实际取消。此后,为了恢复党在甘肃国统区的工作,中共中央决定重建甘肃国统区党的领导机构。1942年3月,西北局在延安召集原甘肃工委负责人座谈会,总结甘肃工委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并讨论恢复甘肃国统区党组织领导机关的问题。座谈会由西北局民运部部长贾拓夫主持,郑重远、陆云龙、罗扬实、吴治国等原甘肃工委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4月1日,与会人员按照“西北中央局关于陕西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提出了恢复甘肃国统区党的工作的计划。他们在计划中提出,“为了甘肃工作能与宁夏工作密切配合,并帮助宁夏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甘肃、宁夏两省的地理历史的相属关系,及少数民族普遍分布关系,应设立一甘宁工委,以指导甘宁两省工作。”

座谈会之后,西北中央局四局在庆阳城设了陇东调查站,调查甘肃工委被破坏后甘肃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和甘肃党组织党员的情况,为恢复甘肃国统区党的领导机构做准备。调查站的机关设在陇东分委,站长由陇东分委统战部副部长朱敏兼任,调查站的工作由朱敏、方晨等人负责。

1942年8月,西北局作出《对甘肃工作的决定》。西北局认为,“甘肃党自1940年领导机关破坏后,两年来由于某些暴露干部的撤退及组织关系的割绝,所以基本上保留了党的组织基础。正因为如此,一般党员干部对党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还未深刻了解或不知道,因此党员中表现‘乱冲乱闯’的左的毛病者有之,表现‘没有前途’的消极情绪者亦有之。党的组织上的混乱状态还未结束,党外的社会群众活动也是非常薄弱的,此种情况要求党迅速地整顿甘肃党的工作。”为了有计划地整理和推进甘肃党的工作,西北局决定:重新成立甘肃工委;工委机关设在边区境内,领导边区以外党在甘肃的工作;甘肃党组织要设法在宁夏、青海建立党的组织。

为贯彻西北局对甘肃工作的决定,西北局统战部派陈成义、李仰南先行到陇东开展工作。孙作宾、刘杰、丁志明、万良才等人随后也来到陇东,参与恢复甘肃国统区党组织的工作。1942年10月,甘宁工委在庆阳城正式成立。孙作宾任工委书记,陈成义、李仰南任工委委员。陈成义负责甘肃工作,李仰南负责宁夏工作。工委内设办公室和组织科,办公室主任和组织科科长均由陈成义兼任。工委成立不久即与陇东分委统战部合二为一。两个机构合并后,工委书记由朱敏担任,孙作宾任副书记,陈成义任秘书长。陇东地方党委的对外工作统一划归甘宁工委领导。这一时期,甘宁工委虽然直属于西北局领导,但是由于设立在庆阳城且与陇东分委统战部合二为一,因此也接受陇东地方党委的领导。甘宁工委的工作重点是在陇东根据地周围的甘肃、宁夏、青海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工委成立后,贯彻党中央“精干隐蔽”的方针,巩固了党在甘肃国统区的革命力量。

正当甘宁工委的工作开始起步的时候,受“甘肃红旗党”冤案牵连,1943年4月,孙作宾、陈成义等工委负责人被认定为打入党组织的国民党特务,相继被逮捕关押,工委的工作由此而陷入停顿。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庆城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终审: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