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录(三)历代名人
秦 代
乌 倮 饲畜甚多。曾以良马献戎王,博得厚礼奖掖。秦始皇特赐朝礼召见,备受青睐。
南北朝
苗光易 攻读《周易》,精通占卜。
元 代
杨 恭 精兵法,善造兵器。元太祖(铁木真)驻军六盘山时,功授万户。
明 代
高 雄 年方弱冠,岁在正统,其兄赴江淮贩盐,被同行陈景谅所杀。雄千里寻亲,状告江都,但因县令受贿,偏袒息衅。雄公堂恸哭,诉说冤情,县令疚愧,遂改容判陈死刑。事后护枢归葬,乡里甚赞。
衡 镛 正统六年乡试第二,读书刻苦,学识渊博。孝敬继母,闻名乡里。
魏大用 早年丧父,母卧病七年,终日侍奉,无微不至。今县城西塬仍留“孝子冢”。
王 良 尚在母腹中,父即远出经商分历久不知去向。良长大成天,遂辞母寻父,萍踪江淮,巧在汝宁与父邂逅相遇。时父已年过八旬,老泪纵横。良卖尽衣物,赁车推父归里。人称“王孝子”。
杨云凤 字应祥,号竹亭。太学生,为汾州吏目,为政清廉。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大旱,人相食,死者横野。云凤与弟掘地收埋尸骨。后又劝民集资筑城,抵御外敌侵扰,防患于未然。邑人有口皆碑。
赵 璧 右所千户。善骑射,好读书,通《春秋》、《左传》,尤工推步。大都督仇廉重其才,召于帐下。天顺间从征,师溃庄浪,璧以身蔽护仇廉,中五矢不去,廉知其为己,遂自刎。璧方夺路而出。
张 磴 庆阳卫指挥使。精音律、洞箫。每吹,令人倾听忘倦,蜚声京都。
陈 泰 百步穿杨,走马射鵰,军中无不叹服。弘治末,功升千户,在军政卫掌印10余年。
张仙童 少从师正宁罗理。工书善画,长于人物。兴教寺罗汉图笔致细腻,栩栩如生,皆出其手。
张妳乾十 庆阳卫舍人。力大无穷,尤精武术。曾屡次匹马出塞,凯旋而归。
任 纶 有百夫不当之勇。一日运粮宁夏,争渡黄河,曾举重车登舟,众见惊服。
麻 武 善武术,尤精琵琶,与著名箫师张磴相唱和,慰乐乡里。
杨 博 字守约,号凤川。一生博览群书,擅长书法,尤精楷篆,为李梦阳所推重。举岁贡任解州州判。后因母年迈,陈情归里。会名卿乡士济济一堂,谈古论今,奖掖后学。年90余而终。尚书张珩曾登门造访,并为其撰写墓志铭。
曹 琬 字廷圭,号对峰。执教多年,藏书千卷,登门求学者络绎不绝。
李 倌 岁贡,任三水教谕。精研医理,著有《医谈》传世。
胡能定 年弱冠补前明博士弟子员。亲殁后,无意仕进,遂潜心学医,救死扶伤,为乡人称颂。
毛延龄 善画,尤工雕塑。庆阳寺观诸像,多出其手。造型生动,历来为行家所称道。
耿 荣 善造兵器,名震州县。
张 铎 少时从兄作画,心领神会。及长出名,尤以翎毛画最精。
董汉儒 宁远县教谕。循循善诱,引而不发。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兴学南土,诸多有识之士皆出其门。邑人感戴,立有生祠。
李 萃 赡养父母,无徽不至。创建义学,造福后代,众望所归。
著有《忠孝图解》。
李正妻高氏 梦阳母,赤城人。李正外出求学,高氏治家理业。团结娣姒,勤修内职。遇邻有难,竭诚帮助。小侄两岁失怙,视为亲生,倍加爱护,直至婚娶,宜室成家。女奴及长,置办妆奁,于归适从,责无旁贷。教育子女,身体力行。梦阳金榜题名,进士及第,能诗善文,累官经年,无不与其母熏陶教诲有关。
清 代
张宗暎 字庆人。幼读书,过目不忘,及长,子史六经,无所不通,补博士弟子员。为文雄浑豪放,不同凡响。
丰白和尚 姓杜,法名广禄,号丰白。6岁人兴教寺,10岁即能诵经作文。仰慕者纷纷登门求婚,概不相见。一味潜心事佛。后浪迹神州,朝峨嵋,拜高僧丈雪,开场诵经,请其指教,丈见聪颖虔诚,遂授衣钵。3年后归故里,在县北30里依山傍水,构筑庙宇,广招弟子,修真养性。闲来,或种谷栽花,或挥毫补壁,或教授诗文,名人学士每每光临禅舍,深受教益。
曹 最 乾隆初年任紫阳县训导。读书万卷,揽笔而作,文不加点。曾应聘参加《陕西省志》编纂。
李名山 字岱宗。嘉庆时岁贡。精医术,妙手回春,寿世益民。
张 翥 字霞九,号西园。道光岁贡,书法遒劲,力透纸背。
王 镇 字岳东,号静庵。家徒壁立,卖饼糊口。一心向学,市井扰攘,而目不离卷。17岁入关中书院,乡试举人第三。
钱旭东 字震初,甲午举人。历沉下僚,任平番训导。少工诗。出类拔萃,名列庆阳四家首。曾以入试科题,别开生面,传为佳话:“黄河落天走东海”旭东顺手拈来,巧用典故,稍纵诗成,语惊考座。后《瓣香斋集》成,造诣深厚,情味隽永,争相传抄。
吴景圣 字仰止。贡生。光绪初,某县令侵吞公款,景圣具状上告,不料触怒得咎,隐匿陕西靖边。后任横山训导。耆年归里。偕子行医寿世。
杨 芳 字春山。祖籍安徽潜山,光绪初徙居庆阳。塾师多年,诸生满门。并精研医术,曾坐诊府衙,协办牛痘局,上赐匾额“著手成春”,奖勉尤嘉。
倪汉循 光绪岁贡。精医术,兴办慈善,赈济贫民。
缪 椿 善数学,尤精占卜。
赵邦栋 光绪班门世家。与其弟邦翰多年弄斧生涯。凤城文庙、城隍正殿、雕梁画栋,匠心别裁,独树一帜。
傅秉璋 光绪年间名医。县令赠匾“桔泉春永”。勉其救死扶伤,泽及乡里。
张东铭 增贡生。13岁时祖母腿患脓肿,东铭口吮除毒,病愈。
杨建春(1825-1889)字逢春,号普青。祖籍江西鄱阳,徙居县城。光绪庠生。白幼读书,立志学医,博览各家著述,集验方千余例,编《一百七十五症方》两卷,其序称:“此数千方……,亦可稍稍济世”。四代相继,人誉中医世家。
中华民国
田澍先 字雨农。南佐人。光绪岁贡。曾任教员。精于医理、占卜。
许汝贤 字希庵。庆城人。光绪拔贡。攻读经史,曾先后设教鹅池洞、祐德观,一时文人多出其门。后任第三高等小学校长,治学严谨,誉满凤城。
韩 浚 字哲臣。庆城人。宣统恩贡。热心地方教育事业,创办学校,训迪有方。赠藏书于县图书馆,县府授匾嘉奖。
杨立程 字雪堂。庆城人。光绪岁贡。敏而好学,善隶书,尤工诗。兴办教育事业,一参与编撰《庆阳县志》,著有《慵轩诗文集》。
韩伯相 字家骥,庆城人。能医善画,擅绘佛教人物。
张文理 庆城人。以秀才报捐清末贡生。乐善好施,凡修桥建庙,无不解囊相助,号称“张善人”。
李耀林 庆城人。善评话。曾在西峰献艺20余年,说《出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口齿清俐,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深得听众喜爱。
贾庆兴(1900-1956),庆城人。著名厨师,人称“贾馆子”。庆兴自幼从父习艺。及长,创办忠信餐馆,临厨烹调40余年。尤善三角席,四大四小,碟碗互对,荤素相参,陈设别致,色味俱佳,食客盈门。
田泽润 字玉亭,庆城人。清末武举。经商为业。抗日战争中,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曾任县议会副议长。
侯效儒 字珍若,庆城人。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速成师范学校毕业。曾先后两次被选为众议院议员。
冯翊瀚 字浩观。庆城人。宣统拔贡。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任驻京众议院议员。
张希栻 字少成。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任甘肃省议员。
张学籍 字桂三。庆城人。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法政学校毕业,历任临夏县审判官、法院院长、税务局长、甘肃省议员。
张志义 字宜清,又名正斋。河南开封第七师范大学毕业。创办庆阳第一所中等学校——庆阳县初级中学(庆阳一中前身),并任校长。白手创业,历尽艰辛,深受社会敬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贾元吉 (1906—1983) 字善卿。玄马人。博学强记,精于物候。在小学任教多年。八路军驻庆阳期间,任县参议员。建国初,任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热心地方史志编纂,曾参与地方志整理工作。
杨景修 字季熊。庆城人。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生。幼读古籍,博闻强记,历任庆阳县立第一完小校长、青海省政府民政厅户政科长、视察员等职。1962年曾参与《庆阳县志》的整理修订。辑有《续庆阳府志》、《庆阳金石记》等地方历史资料。
刘宪廷 原籍山西灵丘,民国初随父仲邠移居庆阳。毕业于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任县第一届参议会秘书,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任县第一完小校长,1958年任县文化馆副馆长。一生热爱艺术,精于画虎。
孙嘉鼎 彭原人。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生。西北师范学院史地专修科毕业。一生从教。先后任西峰教育推行委员会副总干事,平凉中学训育主任、庆阳一中副校长、校长,庆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委,庆阳地区教育工会副主席等职。在5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勤奋工作,呕心沥血,治学严谨,桃李满门,为陇东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何占鳌 温泉人。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生。自幼学艺,青年时即外出塑神像,绘庙画。建国后,冲破传统技艺,以现代题材为主,先后创作了《降龙》、《守场》、《纺线》等百余件作品,得到人民的尊重和社会的承认。1960年新华社印发了他与河北张铭(泥人张第四代)在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的新闻照片,广插电台和报刊多次报道了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成果。1980年后被庆阳县选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任国栋 肖金人。幼入梨园,刻苦学艺,初唱旦角,后演须生。四十年代跻身镇丰社深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县剧团主演,曾多次参加省级文艺调演。饰《周仁回府》、《火焰驹》、《三滴血》、《三换衣》中的周仁等角色享有盛名。
郭晓钟 董志人。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生。聪敏好学,多才多艺。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毕业于庆阳师范学校,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赴西安私立实用艺术专科学校深造。先后在定西、兰州、临洮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历任西峰完小、庆阳一中、庆阳师范美术、音乐教员,编印美术资料三集。后对传统民间皮影艺术的人物造型、布景、灯光、亮子等进行大胆改革,受到地、县文化部门的表彰奖励。
张玉珍 女。董志人。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生。10岁即学剪纸,建国后作品多次参加省、地、县美术展览,有百余幅新作被省级刊物选用。其剪纸构图饱满,线条流畅,风格独特。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庆阳县第一届政协委员,庆阳地区文联会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