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 陈珪璋
陈珪璋,字汉卿,又名庆瑞。庆城北关人。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生。幼读私塾,后当店员,因拖帐被解雇,形同失业,以至交结于帮会,出入于赌场,为邻里所卑视。庆阳民团团总谭世麟憎恨陈,见面辄加斥责。陈、谭结下怨恨,矛盾日深。
民国十五年(公元 1926年)夏,陇东镇守使张兆钾兵向兰州,陕军姜鸿谟入袭庆阳;陈珪璋智退陕军,随后投甘军驻西峰帮统谢有胜麾下当兵,任连长。同年九月,冯玉祥部吉鸿昌兵至西峰,张兆钾败,谢有胜降;陈转投甘军一旅旅长黄得贵,任副官。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夏,黄得贵兵败三原,陈珪璋遂回庆阳,谭世麟以“肃清甘军残余”为由,明令揖捕,陈遂亡命陕北,在一油坊做工。同年冬,谭将陈的父亲陈杰、弟弟、孩子监禁,陈满怀激愤,外出联络赵文华等人,谋划举事。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陈与赵文华、汪飞西、杨生海、李福禄等结为“五弟兄”,号称“甘肃义军混成团”,开始在子午岭山区聚众。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大旱,陇东大饥。赵、陈率众围困山河(正宁县城)、袭取朱城(宁县平子镇以北)、攻打潘村、强下胡堡(宁县盘克一带),以武力抗官府,掠豪绅,打富济贫。数月间,“跟陈珪璋去吃大户”成为风潮,使人数猛增上万。
同年八月,往攻合水县城,赵文华阵亡,陈珪璋统众。整编部众为“混成旅”。两月后,大败冯军于克尧师于城壕川,遂即跃出山区,风扫镇原,“招安”宁县,征服正宁,威慑合水,而后占据早胜原,坐断陇东东南,并由此四出,袭扰于甘陕接界的十余县地。随着其根基的加固和活动范围的扩展,陈自愧能力不及,遂千里请帅,让前甘军旅长黄得贵统兵,打出“甘军讨逆军第一路”旗号,在泾川、长武、邠县百余里西兰公路沿线拦截袭击冯军南下部队,阻挠其行军进程。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中原大战在即,冯玉祥大军压境,对陈采取羁123政策,诱迫其改旗易帜,陈遂接受冯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路暂编第一旅”。黄得贵出走固原,以陈为旅长。不久,举部撤离早胜原,驻防西峰镇。同年六月一日,陈率部进驻平凉,先杀杨承基(陇东行政长兼绥靖司令),后通电反冯,自任“陇东路联军总司令”,委派官吏,掌握政权,坐断陇东,雄据一方。.
陈珪璋占据陇东后,随着队伍的扩大,力量的充实,更想进一步做统一甘肃的打算。在此形势下,各派系势力也前来与陈接触,欲探明底细,为己所用,以期实现各自不同的目的。六月,通过国民党中央视察员马文车等人保举,蒋介石委任陈为“陆军新编十三师师长”。进驻西安的杨虎城,切望经营甘肃,便以潼关行营的名义,又委陈为“甘肃第一路警备司令”,并邀其至西安会晤,准备联军北上。十一月,陈与杨部师长孙蔚如兵分三路,向兰州进发,连克会宁、定西等地,于十二月一日,兵进兰州。
孙、陈进城后,孙以宣慰使兼省主席身份进驻省政府,统揽甘肃军政大权,陈却无职无权,住进了西花园,但他自恃功高,与孙处处抗衡,并私下购买枪弹粮秣,使人将“甘人治甘,陕军回陕”的标语贴至省府门前。这一切加重了孙对陈的怀疑,于是,孙与新任兰州警备司令杨子恒密商,在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元宵之夜,趁陈部官兵回家省亲或进城游玩之际,将陈捕杀,时年31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