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知识之三: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的作用
框架是地方综合年鉴的纲目,是其信息资料的科学组织形式,体现一部年鉴的编辑思想、内容结构和特色形式。框架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组合、编排。合理的框架设计,可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均衡性,有利于分门别类地确定资料的归属和层次,明确选题和选材的范围、方向,能使地方综合年鉴的撰写、编辑、出版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是体现编纂宗旨。编纂宗旨因鉴而宜、因鉴而异,直接决定年鉴的定位和风格。编纂者通过框架设计贯彻编纂宗旨,明确年鉴的定位和重点,结合年鉴所在地域的实际策划设计一些重点栏目、特色栏目,在栏目的安排上有所侧重、有所突出。
二是贯彻年鉴体例。年鉴按一定的规矩编纂而成,这些规矩的总和就是年鉴的体例。年鉴框架起着贯彻年鉴体例的作用。体例要求年鉴内容应包括综合情况、动态信息、辅助资料和检索系统四大部分,在框架中应有合理的安排,并明确具体的比例。
三是框定年鉴内容。地方综合年鉴内容庞大,资料丰富,但并非兼收并容,而要按标准进行取舍。从纵的方面看,选题选材有时间界定,以年度为限,上限为1月1日,下限为12月31日。从横的方面看,以年鉴的对应地域领域为界,对应地域或领域年度内发生的重要事情,尽量收全。
四是明确具体内容的归属和层次。首先,对宏观信息分类,形成若干部类,对部类加以标引,形成类目;其次,对中观信息再分类和标引,形成一批各归其类的分目;最后,细分微观信息,筛选出条目。经过科学分类,年鉴各栏目的信息资料更加系统、完整,结构更加合理,层次更加清晰。
——摘自杨军仕、王守亚等著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教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