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乡镇概况(桐川镇、高楼镇)
【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 方 智
政府镇长 田海燕(女)
人大主席 王彦文
纪委书记 田 鑫(女)
政府副镇长 赵 鑫
贾延亮
人大副主席 郑淑娜(3月任)
武装部长 吴文军(8月任)
党建办主任 刘建军
【概 况】桐川镇辖14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4099户,17500人,总土地面积289.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178亩,其中山地95812亩,塬地5366亩。党支部19个,党员683,农村党支部14个,社会组织(合作社、公司)4个,农村党员620名;有各类学校18所,其中初中1所,完全小学4所,教学点11个,幼儿园2所,教职工120余人,在校学生1900余人;设有卫生院2所,村卫生机构14个;境内有生产油井477口,水井159口,气井5口。镇政府驻地—党崾岘村。
【农业产业】苹果产业,持续抓好“两个片带(塬区矮化、山区乔化),全年共栽苹果2350亩,其中乔化1867亩,矮化483亩,建成党崾岘乔化和小塬子矮化示范园2处,落实新幼园管理2990亩。草畜产业,依托“331+”肉羊产业扶贫项目,严格按照湖羊养殖合作社的标准和要求,完成金家川金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改扩建项目,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养殖规模可达到4000只以上。持续扩大种草面积,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自种等方式,在郭家岔、大滩、三合湾等村计划种植紫花苜蓿3000亩。同时,按照庆城县“一户一策”项目扶持菜单和贫困户需求,全镇计划扶持养殖良种牛136户536头,完成227户574头;计划扶持良种驴2户10头,完成3户9头;计划扶持能繁母猪15户56口,完成11户24口。计划新建暖棚圈舍149座,已建成123座。计划扶持30只以上肉羊户80户,完成84户。特色农业扶持贫困户栽植黄花菜65户183.7亩、白瓜籽5户16亩、钢架大棚1户2座,种植板蓝根、黄芪、蒲公英、党参等中药材105亩,种植饲用玉米1000亩。
【项目建设】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镇经济增速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的助推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抓责任制,确保每个项目都能落地生根、发挥效益。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1万,先后完成党崾岘美丽乡村后续建设及附属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全力协调推进惠家庙易地扶贫搬迁二期工程及309国道、213省道建设,各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基础建设】按照贫困村项目需求清单,坚持水、电、路、田、房综合推进,补齐发展短板,夯实脱贫基础。安全饮水全镇所有贫困户全部达标,并对三合湾、九条湾、高庄、大滩等4个村的机井进行维修。道路建设完成郭家岔砂砾道路7.74公里,郭旗柏油道路3.7公里,北塬头李家湾至蔡家庙大堡子17.8公里柏油罩面工程正在施工中。梯田建设依托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基本口粮田建设及土地整理项目,党崾岘、北塬头等村新修机械平田1200亩。安全住房全镇C级危房户189户,其中贫困户103户,非贫困户86户,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增加农民幸福指数。教育卫生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组织成功举办了桐川小学及桐川初中首届全员运动会。持续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模式创建活动,积极衔接完成了高庄、崇家河、三合湾、张旗、惠家庙、九条湾等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配齐了医疗器材和日用药物。民政救济方面,全面落实低保、临时救助、大病保险、五保等各项民生政策,严格评定审核流程,坚决杜绝违纪违规问题发生,为殊困难群体提供了生活保障。惠农落实方面,累计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草原奖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2443.68万元。科技培训方面,围绕苹果、养殖、务工等方面,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期,培训2100人(次),组织群众赴延安柳林山地苹果示范基地参观学习,联系务工单位举办实用技术培训8次,完成劳务输转1020人(次)。武装工作方面,扎实开展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应急救援、兵役登记等工作,组织基干民兵军事训练3天,完成兵役登记112人,圆满完成了民兵整组各项工作任务,顺利迎接了全县集中点验。
【环境治理】建章立制方面,实行全域无垃圾网格化管理制度,镇上聘用10名环卫专职人员主要负责街道保洁工工作。严格落实公益性专岗制度,对104名专岗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并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了本村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月考核、年终末位淘汰制度;建立全域无垃圾微信群,对“脏、乱、差”现象进行随手拍、随时传、及时改;在张旗村试行“爱心超市”积分制管理激励措施,将环境卫生纳入管理范围,按照积分给予物质奖励,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以行政村为单位,每周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实行“户收集、村拉运、镇中转、县处理”的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对违反制度、破坏环境的村民及时劝阻、教育引导甚至经济处罚,努力形成全社会监督、户户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具体做法方面,各村购置了清洁用具,镇上统一配发了保洁员工作服,为10个村配发了14辆电动垃圾清运车;强化人文关怀,年初对10名生活困难的环卫工人进行了慰问,送去了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在全镇经济工作会上对1名优秀的环卫工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动员全镇干部群众开展以清理“三堆”、整治“十乱”为重点的环境卫生专项行动;每月农历二十九日(最后一个逢集日)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要求所有门店商户、镇村干部职工、环卫人员带头打扫街道卫生;镇环卫所每周一、周二对全镇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要求相关责任人即知即改。
【综治维稳】借助“综治宣传月”和“安全生产日”,“庆城县第一届少数民族群众体育运动会”开展集中宣传,通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彩页、现场讲解政策等方式教育引导群众熟悉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和安全知识。在全国第23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26日)之际,开展“反邪教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5月份,由镇综治办牵头,食药监所、派出所配合,开展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活动。6月份,针对桐川街道车辆随意停放,门店乱堆乱放等现象造成街道拥堵问题,结合当前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了大清理活动。继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之后,镇党委、政府迅速召开会议,认真部署,快速行动、严密摸排、扎实开展行动,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向农户发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通告》,以矛盾纠纷“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对重点群体开展“问题”和“苗头”的双重梳理和摸排,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清晰,坚决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共摸出主要线索4条,上报4条,司法机关依法处理3人。同时,综治信息平台数据补正、更新和深化应用工作有序开展,社会大局稳定。
附:张旗村简介
张旗村位于桐川镇南部,是一个半山半塬的非贫困村,309国道穿境而过。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284户1212人,其中贫困户43户170人,2014年至2018年累计脱贫26户106人,下剩未脱贫户17户6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5.35%。主导产业为苹果,果园留存面积850多亩,建成优质矮化示范园1处,全村水、电、路、田、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018年,桐川镇把移风易俗作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聚焦精神短板,强化思想引领,以张旗村为试点,先试先行,开展了“强党性、聚民心、扬正气”系列活动。一是《村规民约》立规矩。针对农村天价彩礼、红白喜事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日渐盛行,举办了全镇“破陈规、除陋习,倡文明、树新风”活动,张旗村广泛群众意见,制定了《村规民约十条》,以村上的“小宪法”约束全村群众在红白喜事上的陈规陋习,社会反响良好。同时,举办了第一届村民运动会,表彰奖励了“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开展了“守护小家园、爱护大环境”签名活动,印发了“环境大整治、全域无垃圾”倡议书。二是“扶勤诫懒”树导向。在张旗村举办了全县“扶勤诫懒”积分制管理工作启动仪式,向全镇村民发出了“扶勤诫懒”倡议,建立了全县首家“爱心超市”,通过积分管理、物资兑换的方式,用“积分卡”兑出“脱贫志”,激发群众贫困重拾信心,积极响应“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伟大号召,不等不靠,坚持用自己的顽强意志和勤劳双手脱贫致富。三是扫黑除恶正风气。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大力推进乡风民风建设,引导群众勇于同阻车拦路、吸毒赌博、背信弃义、拒还贷款、寻衅滋事、聚众闹事、恶意上访等违法违规行为和黑恶势力作斗争,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该村民风明显好转,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均走在了全镇前列。
支 书 李红洋
主 任 彭志君
文 书 王安强
(供稿:李雯婧)
高楼镇
【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 刘兴华
政府镇长 米亚荣 (女)
人大主席 俄永贵
党委副书记 韩咏宏
纪委书记 韩东峰
政府副镇长 梅生玉
党建办主任 杨克斌
武装部长 杨鸿超
【概 况】高楼镇位于庆城县东南,309国道穿境而过,距离县城11公里,东南与合水县板桥乡接壤,西北与白马铺镇和庆城镇毗邻,属于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年降雨量573.5毫米,总土地面积108.6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3.9万亩,全镇辖7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3057户10356人。苹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全镇果园累计面积达到3.2万亩,年产鲜果2.7万吨,产值突破亿元大关。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70户2194人,贫困发生率为21.63%,截至2017年底,实现稳定脱贫433户1677人,剩余贫困人口156户562人,贫困面降至5.43%。
【脱贫攻坚】制定“一户一策”方案542户(其中精准脱贫方案157户、巩固提升方案385户),新识别贫困人口7户19人,剔除“四有”人员6户34人,对32户125人贫困户重新认定了主要致贫原因,修改、更新基本信息100条,并实行动态管理,保证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努力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计划详、责任实,并对未脱贫户按照增收渠道进行了分类,重新完善了脱贫帮扶计划,列出了产业需求清单。2018年,建成“爱心超市”2个,修订完善了7个村“一约四会”,正在筹建扶贫车间1个;完成农村道路养护维修43公里,新打集雨水窖63个,实施危房改造45户;新建种养殖合作社29个,带动群众新栽果树700亩,间伐改造2000亩,建成幼龄管理示范园5个、标准化管理示范带3处;建成蔬菜钢架大棚30栋,黄花菜栽植104.5亩;新建暖棚2座,发展湖羊养殖35户,种植紫花苜蓿1640亩;完成技能培训560人(次),设立镇村振兴公益性专岗75个;全年62户231人实现稳定脱贫,剩余贫困人口94户322人,贫困面降至3.11%。
【党建工作】坚持每月召开1次党建工作例会和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协调推进会,专项督查党建工作6次;修订完善了《高楼镇科级干部党建联系点及党建指导员业务指导工作责任制》等制度19项,每名党委委员至少联系一个党支部,为各村配备了1名副科级干部和1名一般干部2名党建指导员,选派了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选派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助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持续推行党建责任书“双签”和组织书记“四述一评”制度,建立健全“年初立责、督查问责、述职述责、考核考责”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良好格局。不断深化“三链”建设,成立联合党支部1个,发展党员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建成村级党建示范点2个。
【环境治理】创新推行全域无垃圾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施行主要领导包片、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包组、保洁人员包路段的“四包”责任制,按照“户分类、村组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整合公益性岗位75名,全流程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和清运。积极衔接联镇单位,累计筹措资金16万余元,动用大型机械48台(次),清理“三堆”300余处、砂石2000余方;投放车载垃圾箱11个、污水收集池1处,购买电动垃圾运输车8辆;镇级巡河累计27次,村级巡河累计72次,开展专项清理整治5次,清理河道垃圾及障碍物2.3万立方米,发放整改通知书5份,铺设绿色围网3000平方米,栽植绿化树1000多株。对全镇排查出的68户2200只养羊户进行登记造册,发放《封山禁牧通告》500余份、《给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2000余份、刷写标语14处、悬挂横幅16条、制作宣传牌8面,签订封山禁牧承诺书60余份,赢得了群众对封山禁牧和森林防火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成效显著。
【社会事业】2018年,按程序评定农村低保户567户1392人,发放低保金204万余元;评定五保户26人,发放供养费10.97万元,孤儿生活费1.28万元;完成农村医疗救助48人33万元;发放临时救助款108户23.49万元,切实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解决了低收入群众的实际困难。整合镇村文化资源,成立了7个村民自乐班,结合“送戏下乡活动”开展公益演出2场次,评选“五星级文明户”52户、“美丽庭院”10户、“最美家庭”6户、“平安家庭”10户,7个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召开了全镇第34个教师节表彰暨教育工作会议,筹资6000余元,奖励先进集体及个人21个,发放慰问金2000余元,高楼初中教学质量在两年内提升14个名次,在全县19个评比单位中排名第二,态势良好。
【综治维稳】严格落实三三一信访工作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早排查、早化解,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41起,按照一般、重点、高危三个级别分类定级,村干部、包村领导、班子成员分级化解和领导包案相结合的化解机制,成功调处140起,调处率99%。开展各类安全检查28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3000多份,整改隐患点15处,增设防护栏和指示牌12处。在高楼街区、主要路口、机关单位和一些治安死角,安装数字高清摄像头12台、抓拍摄像头2台,及时与“雪亮工程”并网,做到了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有效遏制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附:苏家店村简介
苏家店村位于高楼镇东部,南与合水定祥接壤,309国道穿境而过,全村共辖9个村民小组625户2224人,耕地面积6658亩。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79人,贫困面17.85%,截至目前实现稳定脱贫86户343人,剩余贫困人口11户36人,贫困面降至1.62%。全村共有党员55人。
2018年,投资1000余万元,征用土地24.9亩,新建2层小康别墅41户、幸福庭院8户。新建蓄水窖50口,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以上。架设线路8公里,实现了动力电全覆盖。投资20余万元,硬化小区道路2400平方米,维修村组道路2条8.9公里。新栽果树300余亩,覆黑膜350亩,悬挂粘虫板1000多张。投资85万元,新建2层村级活动阵地14间398平方米、群众文化广场540平方米,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提升。组织开展致富“能人榜”、孝道“红黑榜”、“善行义举榜”、“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评选活动,评先各类先进典型10余名,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邻里和睦、管理民主,推动移风易俗
支 书 李文壹
主 任 文海东
文 书 付锦源
(供稿:苏万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