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乡产业结构优化助力经济“腾飞”
高楼乡果园面积累计达到3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挂果面积2.2万亩,其中盛果面积1.8万亩,年产鲜果2.7万公斤,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人均占有果园3亩以上,农民收入的80%以上来自苹果产业,是庆城县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之一。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紧盯产业发展,抢抓扶贫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跨越,助力经济腾飞。
在产业布局上,突出“两纵一横”。建立贯穿杨塬—高楼—太乐3村和苏店--高楼—花村3村的两纵及309国道涉及的雷岘—高楼—苏店—丁堡4村全覆盖的苹果产业基地。
在范引导上,狠抓“两园一带”。围绕高楼粱咀至太乐郑咀建立1000亩老果园间伐改造示范园和围绕王塬现有50亩矮化密植苹果园辐射建立500亩以上矮化密植示范园,新栽苹果树基本坚持矮化密植方向,建立沿309国道优质苹果产业带。
在发展方向上,坚持“两转一促”。 新栽苹果树坚持由乔化栽植向矮化密植转变,管理上改变粗放经营陋习,注重学习运用先进技术,引导果农向发展大改形精细化管理果园转变,实现减产不减收,促进效益大提升。
在力量投入上,抓好“两员一站”。每村每年坚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5次以上,重点抓好每村3名以上县聘果业技术员和乡村组织的苹果技术员及营销员队伍建设,常年抓好乡果业站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