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齐努力 产业助力“摘穷帽”
“拔穷根”的根本是“换穷业”,蔡口集乡党委、政府立足龙头寺村的贫困现状,制定了“攻产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的对策,以富民产业培育为主要抓手,加大对该村的扶贫力度。今年开春,为了进一步加快调整农业产业步伐,拓宽群众致富渠道,促进贫困户多元增收,该乡党委、政府通过积极走访群众,广听民议,立足乡情实际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
“早春大棚”开辟脱贫路
龙头寺村沿村河道水源充足,水淤台地土壤肥沃,这些优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大棚蔬菜,这一思路很快得到的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和积极响应,县上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给予龙头寺村发展大棚蔬菜极大的支持,县农牧局及时拨付了大棚建设项目启动资金,瓜菜站的技术人员立即行动,现场进行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菜苗预定,乡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的同志采取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的原则,帮助贫困户建起了钢架大棚,仅仅13天时间,30早春大棚立地而建,为19户贫困户找到了一条脱贫路。村民肖富祥家中老母亲体弱多病,两个孩子上大学,一个孩子上高中,近些年都靠种植收入维持一家人生活,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今年,他在自家的地里新建了2座蔬菜大棚,并且对瓜菜产业很有信心,他说:“干部帮助我们脱贫,我们全家更有信心,只要勤劳吃苦,用心种植,相信大棚一定会让我们的家庭脱贫,全村群众的日子都会越过越红火”。
“小鸡苗”赚来致富钱
为了帮助贫困户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特别上帮助一些家庭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增加收入,帮联单位县扶贫办找到了发展家庭养鸡的帮扶措施,他们为全村75户贫困户每户免费投放优质鸡苗20只,发放优质饲料10斤,帮联单位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同乡村干部一道进村入户,发放鸡苗,现场聘请养鸡专业人员进村培训养殖技术,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林下养殖、山林放养及庭院养殖相结合的办法,扩大规模,大力发展养鸡产业。刘庄组的贫困村民范红星高兴的说:“这种分户养殖,村成规模发展养鸡的形式非常好,降低了大规模养鸡带来的防疫风险,保证了贫困户的收入稳定,全村发展这一产业,我们大家都非常有信心” 。
“株株苗林”变身摇钱树
龙头寺境内山、沟、塬兼有,苗林产业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该村以宜林山地为重点,把苗林培育和宜林荒山造林结合起来,把大苗培育和小苗繁育结合起来,实行“一架梁、一道沟”整体推进、规模治理的管护机制,村上成立专职护林队,全面负责封山禁牧工作,不断壮大培育规模,提高培育质量,提升产业成效,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全村新育青槐140亩,速生柳230亩,核桃树100亩,长势喜人,预计一年之后,就能够初步见效,为贫困户家庭取得或喜的收入。
有了产业,贫困户就有了脱贫和致富的摇钱树。龙头寺的群众忙碌着,踏着春天的脚步,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播洒出新的希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