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践行村医使命 彰显党员本色
记庆城县蔡口集乡虎家渠村党员村医马彦龙

来源:庆城县蔡口集乡 作者:王博仪 发布时间:2023-05-23 09:10:01 浏览次数: 【字体:

  他心系家乡群众的身体安康,坚守村医岗位,默默奉献着无悔青春;他关注家乡面貌的发展变化,扎根基层农村,光荣履行着党员职责。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积极的作为、优秀的品质,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和信赖。他就是43岁的蔡口集乡虎家渠村党员村医马彦龙。

  他是卫生政策的“坚定执行者”。马彦龙从小受叔父的影响爱好医学,1999年从庆阳职专医学系毕业后不久,就“主动请缨”回到家乡虎家渠村继承叔父的“衣钵”,做了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面对起初简陋的诊疗条件,马彦龙没有气馁退缩,对待工作全力以赴、一丝不苟。他为所有慢性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提供一季度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全面完成了0-6岁儿童疫苗接种,积极开展育龄妇女产前产后诊断登记,进一步健全了虎家渠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他多方争取,建立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配备了专业化的办公设备,让当地群众看病就诊更加方便。他充分发挥家庭签约医生职能,遍访全村6个村民小组261户,为1047人建档立卡,着力推动大病救助、门诊报销等医疗扶贫优惠政策全覆盖。新冠疫情防控初期,他坚持每天在执勤点站岗蹲守,开展消毒灭菌工作,守护了家乡一方净土。从医23年来,马彦龙的工作成绩受到上级部门肯定和褒奖,多次荣获优秀村医、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他是群众健康的“忠诚守护者”。马彦龙是土生土长的虎家渠村人,当地群众对他十分信任,因此有人出现身体不适或重大疾病,都会第一时间联系马彦龙。作为村医的马彦龙无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都风雨无阻,随叫随到。33岁的黄贵友因罹患间接性精神疾病,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在他疾病发作时连家人都无可奈何,只能联系马彦龙前来帮助送医。马彦龙用尽各种办法控制病情,有时甚至会遭受病人的“误伤”致鲜血直流,即便如此自己都丝毫不在意。马天佑有一个8岁的孙子,一天夜里高烧到40度不退,他心急如焚、手足无措,在家人的提醒下联系了马彦龙。马彦龙起身穿好衣服,带上药箱骑车就往马天佑家赶去,到达后已经是凌晨两点多,最终通过外敷、内服等一系列方法,及时让小孩退了烧。毗邻的环县天池乡群众司江红听说马彦龙医术高明,有天在年迈老母亲突发心肌梗死时,及时拨通了马彦龙电话。马彦龙很快赶到现场,凭借多年从医经验,成功挽救了他母亲的生命……马彦龙出诊救急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于医药费用却从不计较,只愿时刻守护好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他是乡村发展的“主动参与者”。马彦龙在200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光荣入党后,他积极参加虎家渠村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各类会议活动,凡是要求的工作任务,他都积极主动,义不容辞。在环境卫生整治上,他总是把村卫生室及门口打扫到一尘不染,做出了示范表率;在合作医疗征收、报销上,他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也参与其中,保障了任务进度;在其他重点工作上,他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余热”,利用行医时机向群众宣传各类政策,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马彦龙的妻子被推选为虎家渠村妇联主席后,他也时常帮助分担日常工作任务,助力全村妇女活动的开展。作为山区人,马彦龙在闲暇之余也学习和发展种养产业,至目前已养殖羊、鸡等畜禽70多只,每年种植玉米、高粱等农作物40多亩,成了当地产业致富的“领跑者”,他把自己的种养技能倾囊相授给周边群众,带领他们都逐步依靠产业实现了增收。

  如今已到不惑之年的马彦龙儿女双全、家庭幸福,这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医者仁心的回馈。家乡的热土是他永远的“根”,从“医”而终是他毕生追求的坚定信仰。“我还有近二十年就退休,但我将为家乡贡献余生全部力量!”马彦龙坚定地说道。

终审:谭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