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铺镇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成效显著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档升级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白马铺镇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增强,网格实战作用发挥,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着眼实体,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村里只要有矛盾纠纷的地方,就会有专业的群防群治调解队伍出现。如何将矛盾纠纷轻松化解并且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白马铺镇综治中心给出了答 案。
“我们建立起了白马铺镇首个矛盾纠纷一体化运行调解‘能手库’,由镇、村、组干部、老党员、网格员、人大代表、乡贤为主要成员,组建4支专业调解队伍(婚姻矛盾纠纷调解队、经济矛盾纠纷调解队、邻里矛盾纠纷调解队、土地矛盾调解队),将各类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及时化解,使辖区内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大幅提升”。白马铺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郑咏东表示。
据了解,针对社会治理力量资源整合不够、职能部门联动协作不够等问题,白马铺镇加快推动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壮大综治维稳力量。形成了司法所、派出所、交警队、法庭、市场监管所、安监站等镇属机关单位信息共享,真正建立了“中心吹哨,部门报道”的工作新机制,转变观念,由“专科门诊”变为“集体会诊”,在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着眼于“有编制、有场所、有经费”的要求,白马铺镇将综治中心建设作为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统筹谋划,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设置场所和配套设施。规范设立“一厅八室”(群众接访大厅、视频监控室、分析研判室、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反邪教警示教育室、网格化服务管理室、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室),并采取集中办公和分散办公、轮流派驻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融合联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
白马铺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郑咏东说。“为实现部门功能高度聚合,我镇综治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分流转办、跟踪督办、群众评价、办结归档、回访了解’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为规范现场办理、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督促办理等程序固化流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监督中优化服务,一举将‘千条线’纳入‘一张网’”。
三里店村群众宋生成竖起大拇指,一遍又一遍地向综合中心工作人员表达谢意,原来是近期镇综治中心联合村委会成功调解了他和邻居之间积怨已久的邻里纠纷。
据悉:白马铺镇坚持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正直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按照“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强化实战功能”的要求,加快打造一站式服务、就地解决矛盾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整合为“一中心”,通过“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实现资源整合。对12345热线、上级部门反馈、群众自行上访、网格员排查等各类矛盾及群众诉求,实行“一站式”受理、调处,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发挥实战,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白马铺镇人口基数较大,加上近年来辖区内外来流动人口逐渐增多,光凭我们民警很难摸清辖区内的人员情况。”白马铺镇派出所所长张丽萍说。
对此,白马铺镇治安户长网格员和白马派出所民警做到无缝对接,不留死角,实现“双网合一”。日常工作中,民警与网格员“形影不离”,切实解决了警力下不去、信息上不来、群众工作推不进的难题。
白马铺镇积极拓展综治中心基础功能,严格按照程序,完善首问负责、情况报告、应急联动、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建立了日排查、周调度、月分析、稳定信息预警和收集分析研判制度,确保综治中心衔接有序、运转高效,使综治中心成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一道坚实防线。
“感谢镇综治中心以及咱们的人民调解员,压在我心头的一块石头这下终于落地了,感谢党委政府”。原来是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调解下,欠款人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归还李喜粉老人的5万元本金。
据悉:白马铺镇综治中心高标准打造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1名,通过拉家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疏导群众情绪、理顺群众心气、消解群众怨气,回应群众诉求,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伴随综治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白马铺镇以变应变、以新应新,以服务实战需求为导向,有效化解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各领域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水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