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镇:定岗定责施策 精准管理农村党员
今年以来,庆城镇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针对农村地域广、年老体弱党员和流动党员多等特点,将农村党员分为在职(村组干部)党员、无职党员、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等四大类,分别实行“目标式”“定责式”“关怀式”“跟踪式”差异化管理,探索出党员管理服务的新路径。
“目标式”管理举旗定向。全镇9个村党支部全部制定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在村部醒目位置进行集中晾晒,利用周例会、专题会等形式,展示集中晾晒承诺成效。聚焦党建任务落实、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细化为民服务措施等,实现党建工作由“虚”变“实”。
“定责式”管理发挥作用。积极为无职党员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定责定岗,开展各类示范评选活动。创建党员中心户28户,党员美丽庭院户25户,设立党员责任路段12条等,积极履行“政策宣讲员、民情收集员、为民办事员、矛盾调解员、困难帮扶员”等职责,构建“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户”的工作模式,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充分激发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怀式”管理精准服务。对因年老体弱、长期患病、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党支部确定支部委员作为联系人,每季度上门走访慰问,送政策、送报刊、送教送学送温暖,关爱老党员身心健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老党员发挥余热,动员他们为村上发展建言献策等,做好传帮带。
“跟踪式”管理服务家乡。充分调动在外创业、务工的流动党员在经验、资金、人脉等方面的优势,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引导他们参与制订村上的产业经济规划,建言献策村级重大事务,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通过“跟踪式”管理切实增强了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有“家”又有“为”。
终审:谭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