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归档时间:2021/7/30 11:01:59

庆城镇五大举措促精准扶贫工作见成效

来源:庆城镇人民政府 作者:徐晓东 发布时间:2015-11-06 09:29:38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庆城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1236”“1+17”“1+20”“531”扶贫工作方案,通过五大举措促精准扶贫工作见成效,年底实现172户755人的脱贫目标。

一是夯基础,实施民生工程“换穷貌”。庆城镇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在水、电、路、田及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成效显著。新打机井3眼,建水塔3座,集雨水窖48口,集流场2600平方米,维修上水工程1处,铺设自来水入户管线14.7公里;实施农网改造218户;新修通组道路3条13.7公里;整理土地2065亩;对7个村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建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3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5个;建村级文化广场5个。夯实了农业农村基础,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改穷业”。庆城镇大力实施以苹果产业为主导,苗林、养殖、蔬菜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带动发展模式,培育店子坪村、封家洞村、西塬村三个示范点,充分动员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栽植矮化密植苹果树3716亩,今年秋季计划栽植1000亩。同时,川区行政村借助城郊、水资源便利等优势培育大棚蔬菜、舍饲养殖、苗林产业,为全镇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

三是强培训,促进劳务输出“转穷路”。庆城镇9个村全部地处城郊,群众进城比较方便,加之人多地少,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更好的发挥这部分劳动力的价值,一方面加大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推动劳动力输转,让剩余劳动力“走出去”,把外面的“钱”挣回来。今年开展劳动技能、就业技能、创业技能等多种培训共计23场(次)近3000人(次),输转劳动力1600多人。其中县内就近务工360人,县外190人,年增加收入200多万元。

四是争资金,发展合作组织“脱穷底”。庆城镇坚持把发展合作组织作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今年共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种植合作社1个、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9个。特别是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以政府金融支持、农户参与的形式,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同时,争取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对有发展项目的贫困户解决发展缺资金问题,对其余贫困户实行统一贷款分红,扶持脱贫。目前已争取到精准扶贫专项贷款877万元,其中西塬村145户贫困户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15万元。

五是创机制,加大保障措施“拔穷根”。依据全县“531”稳定脱贫模式,结合镇情实际,探索出“五个一”到户扶持措施,即为每户落实一笔发展资金,输转一名务工人员,培训一项致富技能,培育一个富民产业,改善一个基础条件。同时为进一步靠实责任,制定了“四包四定”工作责任机制,即主要领导包片、分管领导包产业、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和“双联”干部包户;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定奖罚,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各项任务,确保贫困群众按期脱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