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庙乡:让农村低保在阳光下运行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一项民生政策。为落实好这项惠民政策,蔡家庙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多措并举,确保全乡农村低保在阳光下运行。
一是政策公开透明。由于近年来低保标准、申请程序的变动,群众不能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导致群众误解政策所带来一些矛盾,为此蔡家庙乡党委、政府印制了低保宣传彩页,包村干部组织村民集体学习新低保政策法规、申请流程等,让百姓知晓政策,主动申报救助。同时采取逢集日咨询开展政策、动态、成效的宣传,教育群众农村低保是保障需要救助的困难户,而不是普惠制,应以户为单位,资金全部用于本户,严格杜绝二次分配、联户拆户保等现象发生。
二是办理程序透明。将农村低保的申请审批流程以多种形式进行宣讲,并落实在日常受理申报工作各环节中,特别是需要申请低保救助的农户必须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坚决树立程序合法才能一切合法的理念。针对每个低保审核程序,各个阶段都留有记录,特别是村级公示记录、民主评议笔记、低保会议笔记、来信来访登记册、公示照片影像资料等,做到资料整齐,程序规范。
三是村务公开透明。规范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对低保资金的申请、公示,不流于形式,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根据县上有关要求规范操作,使公开的内容简单易懂,提高了村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杜绝遏制了“优亲厚友”的情况发生。
四是资金兑现透明。该乡农村低保金一贯坚持民政局批复数据、乡民政办低保花名册数据、一卡通发放数据三者的高度一致,并进行专户管理,通过一折通由乡信用社发放,确保了低保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
五是动态管理透明。把严格程序、确定对象作为社会救助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逐村逐户核查保障对象家庭收入,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即退、定期审核、及时调整。增强乡村两级的有效衔接,及时取缔死亡、不符合条件、保障不准的对象,变更调整新户,并按程序公示调整户,接受监督。甘肃省2015年低保标准上调,即将一、二类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从原来的205元、160元调整成246元、192元,乡上及时在二季度调整标准,并补发一季度上调资金。
六是核查监督透明。为促进农村低保工作健康、规范、有序运行,蔡家庙乡成立了由乡纪委的核查小组,定期对各村的低保户评审情况进行核查。通过入户调查走访,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对存在的拆户保、近亲属纳入救助范围、低保对象死亡未及时变更、低保信访事件流于形式、有钱人还享受低保、平分低保资金、财政供养人员享受低保等问题的村组,约谈其包村领导、干部和村组负责人,帮助梳理问题,找出问题症结,研究讨论解决方案并向群众公示,督促及时整改。
据统计,目前该乡共有农村低保对象694户1990人,1-6月份累计发放152.95764万元低保资金,其中发放低保金141.7971万元,提标资金675人7.0173万元,电价补贴677户4.14324万元,支出数和月人均补差水平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困难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为该乡和谐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