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瞄准靶子 找准法子 做致富领头羊

来源:驿马镇人民政府 作者:谭玮娟 发布时间:2016-08-31 08:18:23 浏览次数: 【字体: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驿马镇立足农村发展实际,注重培养典型贫困户的带头致富能力,着眼于提高贫困户科技素质,广泛开展科技带头人活动,积极把贫困户培养成科技带头人,使典型贫困户真正成为群众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在外打工多年的杨湾村村民李小军,2013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回乡创业,兴办养殖专业合作社。 为了使那些能力薄弱的人能一同加入进来,李小军积极协调项目,免费为残疾人搭建羊舍。杨湾村的刘万鹏他老人家中4口人中3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生产生活极为不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李小军主动上门,为他免费搭建了羊舍,并联系购买了50只肉羊,如今已繁殖到70多只,年可出栏40只,收入8万元。在杨湾村,像刘万鹏这样的残疾户有十几户,现在他们都跟着李小军搞起了养殖。截至目前,李小军的合作社发展残疾人分散养殖户12户,帮助群众新建小型羊舍12座,购进肉羊120只。他认为:做为村里的年轻人,要有干事创业的精神,更应该担负起脱贫致富的责任,办这个羊场一来是为了自己发家致富,二来是为了带动周边这些贫困农民尤其是一些可怜人,一起发家致富。

“媳妇在家里种地,我在外面打工十多年了,挣的钱只够贴补家用,家里孩子要上学,日子过得很拮据。”驿马镇马园村的李文明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开始后,结对帮扶干部杜倩倩为他争取了4000元补助、政府给他发放了3万元精准扶贫贷款,有了这些资金支持,他建起了羊棚、饲养了70多只山羊和4头秦川牛,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已经产生效益5万元,他的两个女儿也享受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预计今年年底,李文明一家就可以顺利脱贫,同时他也成了村里有名的致富能人,为周围群众脱贫致富树立了好榜样、开辟了新路子。

“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是驿马镇两个贫困村之一马园村的真实写照。80%以上的土地是山地,信息不通、交通不便、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是制约马园村发展的最大障碍。“数据明确、有的放矢,是脱贫不脱靶最精准的方法。”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驿马镇通过调查评估,针对贫困村的不同情况汇总了《驿马镇贫困村精准扶贫项目需求清单》,明确了基础建设、富民产业、社会事业、农民培训、金融支持等5个方面。按照清单有针对性的进行扶持,3年来,马园村各项建设突飞猛进,村容村貌日新月异。马园村在驿马镇党委、政府和帮联单位的帮助下,在村级实施“五大工程”(道路畅通、安全饮水、农电提升、农田改造和危房危窑改造),发展“三个合作组织”(种植、养殖、资金), 培育“一个主导产业”(种植养殖);为贫困户实施5亩增收保障、3项脱贫措施、1笔劳务收入目标。新修马园村部至桐川小塬子、染湾至阴湾、东坡至黑河畔砂砾路10.3公里,刘河漫水桥1座;实施马园村人饮管道修复工程,安装管道增压泵1台,架设上水钢管1.2公里,铺设自然村管道1.8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管道延伸19公里;安装50KVA变压器1台,农电网改造12公里;机械平田2600亩;危旧房改造42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5套。成立村级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1个。新栽苹果树100亩、核桃树100亩,完成油松栽植200亩,种植全膜玉米1500亩,新建羊棚53座,规模养羊户达53户;技能培训16期1600人次,年劳务输转202人。

“有了党员干部的帮扶,我们有了主心骨,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南极庙村的谷光明这样说。今年,驿马镇采取党员率先示范、重点培育扶持、多方联动推进的方式,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鼓励他们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不断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双赢,实现了“县有专家、乡有行家、村有致富带头人、户有科技明白人”。

终审:余东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