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归档时间:2021/7/30 11:01:59

后湾村“能人”带动增强精准扶贫“造血”功能

来源:庆城县电视台 作者:樊占军 嵇小刚 发布时间:2015-08-31 12: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7月10日,记者在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采访时看到,一颗颗挂满枝头的葡萄,一座座雪白的瓜菜大棚,一栋栋正在建设中的小洋楼和马岭黄酒古镇一条街,这就是后湾村“能人”带动,增强精准扶贫“造血”功能带来的效果。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曾经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里的群众习惯了依靠油田,但进入新世纪,油田企业陆续搬离,留下的是一片贫瘠和荒凉,群众依靠油田发展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

  发展没有了主导产业,群众的思想也出现了迷茫,他们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在群众中产生了不同的声音,往往是这个人提出了一个想法,马上被另外一种声音压倒。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朱学恭说:“群众一开会就吵架,架吵的连个会都开不成。”

  2014年,马岭镇党委通过调查摸底、了解民意、分析研判,最终决定以整顿后湾软弱涣散党组织为突破,破解探索选人用人的新思路,重点在能人中选好人、在好人中选能人,突出能人治村。

  马岭镇党委书记薛克勋说:“用群众信得过的人,抓小事、抓细节、抓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使干部工作舒心,群众办事放心。”

  也就是这个时候,致富能人刘学军当选为后湾村民小组组长。上任后的刘学军通过挨家挨户做工作,组织群众外出考察,最终确定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带领村民种植新品种葡萄,在村里发展起了集体经济,不仅让群众有了致富门路,而且转变了群众多年来涣散的思想。

  今年64岁的杜宏明老早就把自家的十多亩耕地入股到了村上,发展起了葡萄产业。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杜宏明说:“家家都入股,干活的时间一通知都来了,开会一通知都来了,都很积极,只要有个好带头人,后湾这个穷队就能弄好。”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组长刘学军说:“一人富不是富,要让大家都富了,这样才算富了。”

  在刘学军的带领下,后湾组以葡萄种植为突破,打造以“生产、销售、观光、品尝”传统纯手工“豆腐、醋、酱油、黄酒、咸菜”为内容的手工作坊一条街和马岭黄酒古镇、规划建设占地1400亩的采摘、观光园等“一街一城一坊一馆一园”的立体式发展思路。

  朱学恭说:“现在我们这个生产队规划已经形成了,按照这个规划继续走下去,有两年时间,我们效益就越来越好了。”

  后湾村民小组坚持推行村级集体财物公开透明管理,账务每季度向群众大会公布一次,重大决策提交群众会议表决,这种公开透明的工作方法得到全村群众的认可,支部从去年开始发展集体经济创业示范园,156户群众共入股300万元,义务投劳1960个。在新建马岭黄酒古镇和新农村建设中,群众用地入股为集体创收1300万元以上。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安永红说:“我们村上的财务很公开,很透明,我们每家每户的群众都放心。”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陈朱荣说:“我们后湾的社员只要拧成一股绳,这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在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后湾村注重把党员培养为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努力做到两者的深度融合,在采摘园、日光温室设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在小康农宅、悬挂共产党员门牌,全村党员处处“亮身份、见行动、我担当”,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和引领发展作用。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杜文说:“我们这些百姓都要向党员学习,处处都为村上事情着想。”

  刘学军说:“我们现在要向前看,要向全国好的致富村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打造我们这个村,大家一起把这件事干好,这是我们全村人民的愿望和心声。”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后湾村民小组先后支付16个贫困户劳务工资19.82万元,户均1.23万元,出资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瓜菜种植技术,给11个贫困户承包瓜菜大棚30个,当年户均增收4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