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今年来,庆城县全面落实农业产业链长制,突出建基地、培园区、育龙头、树品牌,聚力打好现代寒旱农业倍增行动收官战,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延链增值,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加大种养基地建设规模。庆城县依托已建成的庆东、鸿富肉羊养殖合作社,建成绿色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个。依托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在庆城县高楼镇杨塬村建设年出栏5万只肉羊绿色(有机)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1处(现代化肉羊“繁育推”一体化产业园)。在蔡家庙乡蔡家庙村完成苹果苗木基地建设100亩;在庆城县现代化肉羊“繁育推”一体化产业园建设人工授精点1处;在太白梁乡已建成以湖羊扩繁为主的肉羊扩繁场1处。
加快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庆城县新获批认定庆城苹果省级产业园,2023年争取省级奖补资金500万元,已到位资金250万元,依托庆城金诚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建设新型苹果环保塑框厂1处;依托庆城县家胜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建成塑料果框厂1处,已投产运营;依托金诚果蔬、家荣果蔬、普润果业等龙头企业,与南京大学联合开发数字化冷库管理软件项目,已完成建设,建成产地水果交易市场1处;在赤城老庄、驿马东滩、桐川张旗建设“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预报点3处;在白马铺镇高户村建成果业物联网及数字化平台示范点1处。
培育壮大现代产业经营主体。庆城县引培龙头企业2家(甘肃鹏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沃尔森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等措施,扶持壮大果业合作社10个、肉羊合作社3个、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2个。按照“五有标准”规范提升合作社620家,五有合作社占比达到62.37%。
育强县域特色产业品牌效应。庆城县出台了《庆城县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庆城县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及运行奖补扶持办法》等政策,鼓励县域企业积极申报“甘味”品牌,目前已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的有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的“金诚果蔬”、庆城县丰泰果业专业合作社的“丰泰果业”、庆城县庆安果业专业合作社的“赤蜜 SOD”、庆城县天欣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篱原红”,2022年分别对丰泰果业、庆安果业给予品牌奖补资金 3 万元,2023年对金诚果蔬给予品牌奖补资金5万元。通过印制包装宣传资料、大型节会参展推介、上门考察对接、开展产品出口认证、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巩固拓展产业帮扶成果。庆城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大产业帮扶,主动防范产业经营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攻坚期内,全县入股带农主体89个(龙头企业4个,肉羊育肥场3个,肉羊合作社77个,其他现金入股带农主体5个),共带动农户12520户,其中18个肉羊合作社带农期限为5年,其余带农主体期限均为3年。入股羊只55840只(折现金11168万元),入股现金9800.04万元。均按照8%保底+2%差异化分红方式,每满一个年度分红一次。目前,89个带农主体已累计落实分红资金3834.43484万元,累计退股户数12520户。同时,制定了《庆城县帮扶项目联农带农实施细则》,将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与联农带农效果挂钩,对24个经营性帮扶项目建立了联农带农机制,引导支持经营主体与农户开展订单生产、生产托管、服务协作、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投牛还犊(投羊还羔)、技术服务等多种联农带农方式,逐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带动10455户农户更多的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同时,持续加强带农入股企业、合作社包抓监管,促进规范运营,完善原有的联农带农台账,防范经营风险。全县20个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户9652户,占带动农户20071户的48.1%;994个合作社联结带动农户13328户,联结小农户占比达到36.13%。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