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
今年,为加快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庆城县高度重视,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精心安排、积极用好现有优惠政策、做好等级评审、抓好宣传动员,积极挖掘和培育“匠人”,打造工匠品牌,锻造乡村振兴之力。
一是强化培训,提升乡村工匠技能水平。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围绕县域内有传承基础、规模数量、市场需求、社会价值、发展前景的传统工艺,我们深入开展前期摸底调查工作,目前,我县乡村工匠共计102人。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对乡村工匠开展技艺提升、主体创建、品牌打造、电商营销等能力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工匠职业水平和技能。如:在香包刺绣探索出“乡村工匠+帮扶车间” “企业+基地+传承人+绣娘”模式,认真组织开展乡村工匠培训,2023年以来,共开展培训2期,培训人数80人。同时建立文旅专业人才库、手工匠人库及非遗传承人库,加大人才库在直播拍摄和运营技术方面的培训,鼓励电商企业直播带货的市场模式,激发网红示范性和后续全民自发性宣传营销。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工匠参与氛围。持续加大培育乡村工匠政策宣传力度,把乡村工匠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断赋予时代新内涵,在村委会、村小组等宣传栏张贴告示,镇村充分利用村口大喇叭播报、动员网格员信息员通过微信工作群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网格内群众进行宣传,鼓励符合申报条件的乡村人才进行申报,积极引导农村专业人才参加,营造乡村振兴带动乡村工匠,乡村工匠打造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三是因地制宜,挖掘乡村工匠资源。结合本地实际,挖掘县域内有传承基础、规模数量、市场需求、社会价值、发展前景的传统工艺。积极对接县人社、住建、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依照规定环节对乡村工匠进行评审,严把评审质量,着力抓好材料审核,确保把素质高、能力强、知识水平过硬的优秀乡村技术人才评上来、推上去,促进高素质乡村技术人员发展。通过有效地挖掘整理,促进乡村工匠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转型升级。
四是锻造品牌,支持乡村工匠创业。联合县级相关业务部门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组织等与乡村工匠合作,传承发展、守正创新,出精品、树品牌。通过品牌带动让更多乡村工匠“香”起来、“响”起来、“火”起来,有效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鼓励工匠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批“工匠作坊”“工匠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成立乡村工匠产业孵化基地。培育乡村传统工艺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乡村工匠创办的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其促进就业、带动增收的作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