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崾岘办事处“二四一”扶贫工作模式铺平贫困村群众致富路
葛崾岘办事处把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最急需的事作为工作重点,立足贫困村实际,探索创新“二四一”工作模式,竭力做好“加减乘除”,使得贫困群众对好日子有了盼头。
二郎山村是葛崾岘办事处最贫困的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户376人,贫困面30%。“产业基础薄弱,地理条件差,赶上今年的天旱,粮食几乎是颗粒无收,一家六口就指望这点庄家,眼看也泡汤了”,二郎山村李良组的刘忠昌说到这些,已是眉头紧锁。刘忠昌说:“娃也光棍,也没什么经济来源,住得没地方,最近借了点钱盖了个框架,现在没有办法继续盖了。”
像刘忠昌这样的家庭,在二郎山村随处可见。为此,葛崾岘办事处紧贴村情实际,在全村落实两幅图理清思路,四张表摸清底子,一本手册精准发力的“二四一”扶贫工作措施,竭力做好加减乘除。
葛崾岘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方智说:“在二郎山规划了产业发展布局,明确了扶贫工作责任,细化了精准帮扶措施,重点实施了梯田改造、农网提升、道路畅通劳、务输转等工作。”
今年,该办事处共在二郎山新修梯田3700亩,累计达到6000亩,人均4.8亩,新修砂砾路8公里,先后为贫困户新修羊棚90座,并组织成立产业资金合作社、养殖、苗林合作社,农网改造五个村,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动力电入户的目标。
刘忠昌说:“今年政策好,整理了十来亩地,准备这二十几亩地发展经济作物。”
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做强富民产业,把群众收入“加”上去;用足用活各项扶贫手段,把贫困人口“减”下来;下实手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水、电、路、田、房、综合配套推进,实现集合倍增的乘法效应;倡导移风易俗,汇聚乡风习俗的正能量,把歪风陋习“除”下去,从根本上解决“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的问题。
方智说:“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培育产业上,按照果畜林三大产业,因地制宜,落实户均3亩山地苹果或30只羊的目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