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推行“3+3”重点人员管控模式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庆城县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策略,紧盯三类重点人群,开展地毯式摸排,进行针对性监测,落实全方位管控,推行三项措施,织密疫情防控“监测网”。
一是织密农村和社区返庆来庆人员“监测网”。出台了《庆城县乡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33条)》明确了具体管控措施和要求。以标准化模式强力推进重点人员管控。将居民区分为长庆油田家属小区、商业开发小区、单位家属小区、政府安置小区四类,明确了责任主体,划分了防控范围。乡镇、村组(社区)两级干部严格按照“网格化”工作模式,采取分片负责、拉网排查、重点跟踪、定人定位的方式,对辖区内返庆来庆人员逐个摸排,造册登记,确保零遗漏、无死角、可追踪。
二是织密干部及亲属返庆来庆人员“监测网”。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对本单位职工及其家属外出、返庆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并签订承诺书,进一步靠实管控责任。对出市返庆的单位职工落实居家观察14天的防控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动态掌握健康状况。
三是织密行业部门管理对象返庆来庆人员“监测网”。教育部门在安排各学校督促家长、学生居家留守,每天上报活动情况的基础上,将家长和学生变成“信息员”,把老师变成“统计员”,对身边掌握的疫区返庆来庆人员情况及时上报,扩大了信息来源;组织部门对在外地经商、务工返庆的流动党员,加强摸排监测,每天上报活动情况;人社、就业部门对外出务工返庆人员,加强摸排监测,每天上报活动情况;县工信局、工商联督促各民营企业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对务工人员的信息登记和疫情管控工作。
“三条动态监测措施”。对所有返庆来庆人员和与之密切接触者,采取“三条动态监测措施”:一是逐户逐人建立“一卡两档案”(健康登记卡,村组社区人员摸排档案、重点人员体温监测档案);二是发放“八个一”爱心包(一本宣传册、一封信、一份承诺书、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液、一支体温计、一张体温监测表、一支笔);三是做到摸排“四清四不”(一是辖区底数清,不漏一户一人;二是接触人数清,不落一老一少;三是来庆路线清,不误一车一站;四是身体状况清,不忘一日四测),有效遏制可能造成的疫情蔓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