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让马岭镇后湾村民小组聚了人心富了村民
从原来的人心涣散到现在自发为集体出力,从原来的外出打工到如今的土里刨金,“集体经济”不仅提高了马岭镇后湾村民小组村民的凝聚力,还让村民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村里的群众大多都思想涣散,缺乏凝聚力,由于没有产业支撑,大多群众生活困难。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杜宏明说:“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现在开会吵架,出去打工挣不下钱。”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朱学恭说:“群众一开会就吵架,架吵的连个会都开不成,自从刘学军上来以后,后湾队的账务公开了,群众也很喜欢,所以群众的干劲也很大。”
朱学恭口中的刘学军是村民小组156户群众集体投票选出的新组长。上任初期,朱学恭主动担责,带领村民多方考察,探寻致富的路子,最终确定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带领村民种植新品种葡萄,在村里发展起了集体经济,不仅让村民有了致富门路,而且转变了村民多年来涣散的思想。刘学军说:“我们队上现在没有钱往出拿很穷,然后就是全队人集资、全队人来干活。”
今年64岁的杜宏明是村里的明白人,他老早的就把自家的十多亩耕地入到了村上,而且主动承担工作任务。
杜宏明说:“家家都入股,干活的时间一通知都来了,开会一通知都来了,都很积极,只要有个好带头人,后湾这个穷队就能弄好。”
如今,村里的156户群众都把土地拿出来搞起了集体经济。
刘学军说:“挣的是工分,有了效益你拿你的工分来兑换钱。”
为了让每个村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刘学军还把村里的账务公开,钱怎么花、花在什么地方都由群众自己说了算。
刘学军说:“生产队上每办一件事情,每出一分钱,都要给大家说,大家同意了才能出这个钱。”
如今,村里群众的干劲足了,对于致富也有奔头。
今年,马岭镇把用好人、用能人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硬性指标,一大批群众基础好,有责任担当的群众成为各个村的“总舵手”。
马岭镇党委书记薛克勋说:“用好人、用能人、用群众信得过的人,抓小事、抓细节、抓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使干部工作舒心,群众办事放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