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庆城动态>详细内容

创新机制 狠抓落实 强力推进苗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庆城县林业局 作者:王天文 发布时间:2015-06-12 10:03:43 浏览次数: 【字体:

    庆城县境内山、川、塬兼有,林业用地面积224万亩,其中宜林荒山100万亩,弃耕地20万亩,森林覆盖率22.68%,苗林产业发展潜力较大。
    一年以来,庆城县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再造一个子午岭”的战略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壮大苗林产业的要求,以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为主线,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统筹兼顾、集中连片、宜苗则苗、宜林则林”的原则,整流域、整面坡、整架山开发,多层次、多形式推进苗林产业发展。去年庆城县又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具体工作中,该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着眼山绿人富,思想认识升位。庆城县宜林荒山面积大,现有森林面积87.5万亩,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市3.2个百分点,山区群众贫困面广,贫困率较高。为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局抢抓市委、市政府加快苗林产业培育政策机遇,将苗林产业作为挖掘林地潜力、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认真落实市、县决策部署,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按照任务不变、力度不减的目标要求,周密安排,压茬推进。实行一把手牵头抓总、班子其他成员包块包片、科级干部包乡包段、一般干部包村包点,分片包干,靠实责任,形成全局上下拧成一根绳,全力推动苗林产业规模快速发展。
    二、着眼培育成效,规模连片推进。为便于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确保成效,该局组织大量人力,对全县拟绿化区域进行了详细勘测规划,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思路,聚力打造“三川六大流域两条主线”(东川、西川、教子川,冉河川流域、龚家塬流域、儒木沟流域、太乐沟流域、刘八沟流域、桐川沟流域和211线、309线)苗林产业示范片带,实行整沟整山整流域规模连片推进。至目前已建成刘八沟流域2万亩以上示范片区1个,龚家塬、儒木沟、太乐沟、樊庙万亩以上示范片区4个,高庙山、冉河川、柏塬沟、桐川沟等5000亩以上示范片区8个,高楼杨塬、玄马柏树、卅铺齐塬、太白梁柳树庄等1000亩以上示范点35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逐步推进规模化发展、规范化栽植、科学化管理,确保培育成效。
    三、着眼机制创新,激发培育活力。为实现苗林产业培育顺利推进,该局按照林业项目融资、合作社入股分红、大户租赁承包、农户自主经营四种模式,注重典型培育,发挥示范引领,引导和促进了苗林培育工作深入开展。龚家塬流域、儒木沟流域、太乐沟流域通过林业项目融资,组建绿化企业,包苗木、包栽植、包成活,今春一季完成苗林培育4.85万亩,所培育苗林产业质量优、面积实、成活好。兴林农民专业合作社今春投资800多万元,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在玄马镇刘八沟流域,通过林地入股、利益“三七”分成的方式流转荒山造林达到2万亩,所培育苗木密度大、质量好、成活高,实现了龙头企业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成功探索出了“育苗在川、栽植上山、龙头带动、入股分红”的新路子,对全县的苗林产业培育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着眼质量提升,凸显栽培模式。为彰显庆城县苗林产业培育质量及模式,该局积极借鉴兄弟县区先进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总结不足,在原有做法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措施和办法。按照“大苗带帽、小苗缠腰垫底”的思路,对重点培育示范点顶部采取1.5米以上油松、侧柏、云杉和刺槐、白蜡等大规格苗木进行绿化栽植,着力提升培育效果。对梁峁以下选用优质壮苗规范栽植,并按立地条件的不同,对于弃耕地、撂荒地亩栽密度440株以上,缓坡地亩栽密度330株以上,陡坡地亩栽密度220株以上,确保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同时狠抓质量,确保成活,该局将任务的落实和质量的好坏与包片领导、科级干部、技术人员年终考核相挂钩,严把苗木关、整地关、栽植关,对于不合格苗木严禁进地栽植、不合格工程坚决停止返工,确保质量逐年提升。
    五、着眼成果管护,确保建设成效。该局注重了以苗林产业培育为主的新造林的管理与管护,采取定期专项整治和日常巡查相结合,在乡镇护林队日常巡护的基础上,组建了县封山禁牧巡查大队,固定车辆,确定专人,坚持每天巡查,严厉打击和惩处破坏培育成果的一切人和事,确保苗林产业培育不受损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