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庆城动态>详细内容

“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

来源:庆城县委外宣办 作者:李锦 发布时间:2019-05-23 08:51: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庆城县各级帮扶干部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奋战在扶贫工作一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3+1”冲刺清零行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严格清零标准,全面“过筛子”

“在‘3+1’冲刺清零行动中,我们镇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全面摸清‘房’‘医’‘学’‘水’中依然存在短板弱项的农户底数,明确冲刺责任清单,按时间节点压茬推进,确保问题对账清零。”庆城县卅铺镇党委书记王虎林介绍说。截至目前,该镇共摸排47户危房户,制定分类解决措施47户,完成清零任务27户;对52户饮水不安全户全部落实项目解决;完成健康扶贫筛查摸底417人;落实“控辍保学”方案4人。

近期,庆城县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拾遗补缺、冲刺清零专项行动摸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帮扶干部深入全县153个村5.6万户农户,扎实开展以“抓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对全县贫困群众住房、医疗、教育、饮水和收入等情况进行“过筛子”式核查,全面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诉求,做到了清零工作到村、到户、到人。

紧扣清零目标,开好“药方子”

“每一个贫困户家里都有悲伤无奈的故事,我们只有多和他们交流才能了解情况,清楚致贫的症结所在,才能因症施策,开好‘药方’,更好地帮助他们脱贫。”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获得者、庆城县太白梁乡无量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王海峰如是说。

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庆城县发改、农业农村、教育、卫健、住建、水务、医保7个县直部门研究制定了“清零”方案,全县各级各部门扶贫干部锁定目标,放弃节假日休息,走村入户,帮贫困群众谋划发展的路子。

今年春季开学初,庆城县开展教师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制定了“一对一”帮扶工作计划,动员全县16周岁以下、辍学学生返校就读。同时针对残疾儿童采取“一生一案”措施,确保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有保障。庆城县在大力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落实的同时,今年计划新建标准化卫生室8处,招聘有医生执业资格证书的村医8名,配备各类医疗设备139台,补建薄弱学科2个,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安全住房方面,该县在全面完成431户C级住房、520户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大力督促“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589户2532人全部搬迁入住。

整合清零资金,用好“钱袋子”

“按照扶贫菜单精准配餐,县上先后整合各类资金1.95亿元,全部用于到户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安全住房、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居民小区配套建设等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冲刺清零’,全力保障冲刺清零专项行动。”庆城县扶贫办主任张君雁说。

据介绍,庆城县整合的清零资金优先安排产业发展,持续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全力抓好增收产业培育,努力拓宽贫困群众增收门路。投入8900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良种驴、良种羊、肉牛、万寿菊、黄花菜、白瓜子、中药材等产业;投入2500万元,采取集中培训、开放培训的方式,开展汽车驾驶、电工、家政服务等劳务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投入1300万元,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户、五保户等四类重点对象提质改造住房;安排7800万元,用于饮水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居民小区的供排水设施、县乡道路、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全面补齐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弱项短板。

目前,该县已经“摘帽”贫困村23个,贫困人口从1.3万下降到8335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22.16%,下降到3.3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