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龙抬头节”里民俗多
农历的二月初二,又被称为“龙抬头节”,预示着一年的农忙即将开始。在庆阳民间,这个节日有一种特殊的庆祝形式,那就是佩戴用桃木修雕的棒槌和“剃龙头”。
家住庆城镇店子坪村的张丽娟每年农历二月二之前都会将自己削的棒槌拿到城里去卖,她告诉记者,两个月前就她开始准备制作棒槌的材料。
张丽娟说:“选择条子的时候,就要选择嫩一点的,不要有节支,有节支的绳子穿不过去。”
制作棒槌是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看似小小的棒槌,从选材到制作工艺都是很讲究的。
张丽娟说:“削的时候要把这个皮刮掉,要刮干净,拿砂纸打磨以后,拿转笔刀削了之后再用壁纸刀削。”
记者看到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卖棒槌工艺品的,市民忙着挑选自己喜欢的样式。除了传统的刀剑外,还增添了十二生肖属相的卡通造型,有的配上“福”字香包作为车饰,寓意一路平安。
市民杨海说:“二月二是咱们庆阳的老风俗了,给孙子买个棒槌,寓意吉祥如意。”
市民齐建国说:“买个棒槌挂到车上辟邪也图个吉利,也可以给孩子带上,全家人就图个平安。”
此外,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庆阳人们还有“剃龙头”的习俗,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寓意着能像龙王复苏那样蓬勃向上,全年顺畅。
理发师杨彦钊说:“老人们传言这天剃头,会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小孩子要‘剃喜头’,保佑健康;大人叫‘剃龙头’,辞旧迎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