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庆城县高标准推进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

来源:庆城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张相妮 张乾中 发布时间:2024-05-28 09:32:43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庆城县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及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为引领,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统揽,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重点,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按照紧盯“一个目标”(一产增加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夯实“两项基础”(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严守“两条底线”(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做强“八大产业”(牛羊猪鸡果菜菌药)的思路,聚焦关键,集中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上半年全县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持续扩规模、提效益,两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一季度末,庆城县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4.53万头、27.21万只、5.53万头、29.24万只,存栏分别为3.92万头、23.4万只、3.77万头、27.6万只,出栏分别为0.61、3.81万只、1.76万头、1.64万只;种植瓜菜9.04万亩,产量0.25万吨;一产增加值完成0.84亿元,增长7.9%,增速全市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797元,增长7.1%。

坚持稳面积、提质量,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庆城县以“长牙齿”的硬措施管控耕地用途,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县种植全膜双隆沟播玉米20.1万亩,实现良田粮用。扎实推进撂荒地常态化整治,制定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庆城县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以2022年全国国土变更调查“耕地未耕”图斑和中央“农事直通”APP疑似撂荒地图斑为基础,组织对全县撂荒地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摸排,建立分类工作台账,督促引导广大农户采取自种和亲友代种,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村集体组织统耕统种等方式对宜耕地进行复垦复种。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摸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3456.69亩,完成复垦复种653.91亩。结合产油大县、一喷三防、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等项目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冬小麦、冬油菜田间管理,制定印发了《冬小麦冬油菜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并对全县26.18万亩冬小麦、7.71万亩冬油菜开展了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叶面肥喷施作业。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种植5098亩,建成千亩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4个。

高标准示范、提效益,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庆城县按照《庆阳市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创建方案》要求,创建高户、肴子、白马3个高标准核心示范村,完成苹果更新栽植2300亩,郁闭低效园间伐改造1000亩,高接换优750亩,幼园改造100亩,建设青砧脱毒示范园80亩,落实果园防雹网300亩,打造科技示范点2处、数字化果园示范点1处。全县建办农业科技示范点29个,其中:粮油示范点18个、苹果生产2个、食用菌生产3个、蔬菜生产3个、畜牧养殖3个。

以高度责任感、强组织,全面建设粮油大县。庆城县制定印发了《2024年十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实施方案》,全县按照“42122”生产结构(即:杂粮4万亩、麦后移栽荏2万亩、马铃薯1万亩、谷子和蔬菜2万亩、饲草2万亩),计划推广复种杂粮、马铃薯、蔬菜等作物11万亩,建办复种示范点共45个(市级7个,县级8个,乡级30个),其中糜子15个,马铃薯11个,麦后移栽荏6个,荞麦5个,秦杂谷5个,蔬菜1个,饲草1个;成立了由县级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农村系统相关单位组成的工程技术指导小组,统筹做好工作顶层设计和协调推进;全力推动复种工作落实,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包抓落实责任体系,截至目前,11万亩复种作物地块已全面落实。

常态化监测、强帮扶,筑牢防止规模返贫防线。庆城县充分运用“一键报贫”申报核查、部门数据排查等方式,对标“六必查”“六必访”,每月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监测排查,每月10日前由乡村振兴部门将新增低保户、大病户、大额临时救助户等数据推送各乡镇,乡镇及时组织开展入户排查。截至4月底,共入户核查“一键报贫”申报55户,逐月排查新增一二类低保户229户、大额临时救助户26户、大病户248户,共识别纳入监测对象70户316人,做到了应纳尽纳。按照优化调整的《庆城县2024年易返贫致贫户“一户一策”扶持项目菜单》,对新识别和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全部制定了帮扶计划,并先后3次组织对帮扶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审定,现已全部张贴到户,验收脱贫户及三类户到户产业431户,兑付资金206.54万元,庭院经济91户,兑付资金9.7万元。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达到5项以上,其中落实开发帮扶措施达到2项以上。对13079户脱贫户和999户监测对象前两季度收入分别进行采集录入,上半年全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7241.02元,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升。争取天津帮扶资金4170万元,安排实施重点帮扶项目八大类28个。选派2名党政干部、4名专技人才到天津挂职交流,引导东部3家企业到县落地投资。持续加强与天津大型商超和购销平台的对接,销售我县农特产品1546万元。按照“撤一补一、先补后撤”的原则,调整轮换驻村干部17名,进一步优化提升驻村帮扶力量。按月召开驻村工作队总队长会议4次,切实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实行新调整驻村工作队员岗前谈话制度,确保新到岗人员精神饱满投入工作,继续实行驻村干部待遇保障由组织部集中管理和支付,为驻村干部做好保障。对全县所有驻村工作队开展了电话抽查,共抽查13个乡镇51个驻村工作队,督促所有帮扶单位制定了153个村帮扶工作计划。5月上旬举办了全县驻村干部集中培训班,对全县154名驻村干部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驻村干部的政策知晓率。

促循环、夯基础,引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庆城县围绕庆阳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重点任务,细化了农业资源、产地环境、绿色供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5方面25项具指标,分年度明确了任务目标值。优化农业结构布局、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加强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链低碳循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抓项目、扩投资,培植县域经济新增长点。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至目前,全县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引资新签约落地纳统入库1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总签约金额64110.3万元,到位资金41587.931万元。实施续建项目3个,总签约金额25519万元,累计到位资金23519万元。落地项目2024年总到位资金57873.931万元。培育营业收入1000万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个。二是积极财政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库建设。经“村申报、乡审核”,县级行业部门梳理汇总、论证复审,截至目前,全县已储备入库农业项目3大类53个,涉及产业发展、加工流通、产业服务支持、金融保险配套、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领域。三是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分类发展。制定印发了《庆城县帮扶产业“四个一批”分类发展实施方案》,计划资金4174.1万元,对108个巩固肉羊合作社、19个提升肉牛合作社、7个停产盘活肉羊合作社及苹果、瓜菜、中药材产业分类施策,进一步巩固提升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已巩固肉羊合作社32个、提升肉牛合作社11个、盘活肉羊合作社4个,苹果、瓜菜、中药材产业按照计划任务加速推进落实。四是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中央财政下达庆城县建设任务1.42万亩,项目计划总投资2652.36万元。在蔡口集乡新建9900亩,蔡家庙乡改造提升4300亩,新建大口窖228座,新修砂石硬化道路10.479公里,农田地力提升面积1.42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初步规划设计,正在提请省级预审,等待省级预审通过后提请市级评审,计划5月底完成市级评审,6月底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五是推进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实施。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和美乡村”创建工作相关要求,庆城县围绕“聚集提升、产业发展、突出特色”三个主题,结合2024年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初步确定了2个市级5个县级“和美乡村”,整合各类财政资金3800万元,创建乡村建设示范村14个、东西部协作共建示范村3个,已全部开工建设。六是全面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改造227户。督促各乡镇建立健全常态化摸排整改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厕所,分类制定整改方案,分步骤推进整改,明确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台账式销号管理。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厕所,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使用正常。截至5月初,对2019年以来完成改造的农村卫生户厕进行了全面摸排整改,共摸排出问题厕所32户,已全部完成整改。

下一步,庆城县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开展,争取下半年全面完成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在种养循环农业、粮油生产保障、现代设施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项目谋划储备,以项目的落地落实缓解财政压力,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二是调优种植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中药材、瓜菜、食用菌等产值较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种植连翘、金银花等多年生中药材,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果园套种蒲公英、玉米套种柴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模式,扩大复种面积,推动“一年一熟”向“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转变,充分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有效破解产业用地短缺的问题。三是对照“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和全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各项重点指标任务,加强研判分析,全面梳理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强化工作力量,细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终审:贺 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