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乡村建设
近年来,庆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抢抓创建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机遇,把乡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壮大富民产业、提升乡风文明,着力打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围绕“三个坚持”,高水平规划编制。坚持高位推动。采取“主管部门牵头、行业部门参与、专业机构编制、相关专家论证”的方式,启动发展类村庄规划编制54个,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28个,成立全县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设立专责工作组,及时协调解决编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底线约束。聚焦规划约束性指标,着眼粮食和生态安全底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历史文化保护、村庄建设边界,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着力构建县域一体、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体系。坚持乡土特色。按照差异化设计、特色化发展原则,注重乡村风貌、乡土气息,充分发挥村民在规划编制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走村勘查、入户调研、召开意见征求会等形式,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编制出群众认可、独具风格的乡村规划,把乡村底色变为发展特色。
突出“三个着力”,分类推进创建工作。着力推进示范创建。以创建省市县三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为目标,紧盯乡村建设三大类23项指标,统筹安排创建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15个。建立“本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门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社会融资支持”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统筹安排9742.96万元用于15个省市县级乡村建设示范点创建有效保障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着力建强基础设施。按照“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安排资金3932万元,全面实施村组巷道及产业路硬化,修建沿路排水设施,改造户用卫生厕所,新建示范村公厕,产业设施建设等基础项目。着力整治人居环境。对庄前屋后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进行彻底清除,取缔农户庄前临时搭建的养殖棚圈,对农户崖面边、门前、院落周围沟洼的杂草垃圾彻底清除,在高速出口、高铁站交通沿线、居民点周边和乡村建设示范点、特色产业示范点沿线等区域,有效利用周边边角空闲地块,实施树畦整修套种花卉,美化人居环境。
建立“三项机制”,持续抓好运乡村治理理。建立“361度”党建引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制度,制定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细则。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采取“镇村干部+党员干部+群众”模式,在党建示范点、乡村建设创建村设置“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乡村建设后续运营管理提供坚实保障。建立全员参与机制。推行“积分聘任制,网格长例会制,流动红旗制,培养激励制”,每村聘任一名网格长,引导激励网格长全面承担网格内联系群众、掌握民情、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等职责,将问题掌握在最前沿、矛盾及隐患化解在最源头,筑牢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火墙”。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村规民约,定期开展“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巾帼积分超市”,营造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建立定期维护机制。深化乡村建设项目后续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因地制宜实施镇村统一管护、市场化运作、村民自行管护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机制,划分管护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县域,全面提升乡村建设后续管理水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